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五十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具特色。
"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迅速变化的情景,描绘出年轻时光易逝、生命如同溪水般流逝的感慨。"青春"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年时代,而"惊湍"则暗示了时间飞逝带来的震惊和无奈;"朱明"指的是红日,"骤回薄"则表达了光阴似箭,转瞬即逝。
"不忍看秋蓬,飘扬竟何托" 这两句通过对秋天蓬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流年易逝和无常命运的哀伤。秋蓬飘零,无处依托,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兰蕙和葵藿都是香草,但在秋天的清风和白露中变得无足轻重,不再芬芳,这也许象征着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被赏识的悲哀。
"美人不我期,草木日零落"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持久、个人抱负和希望不能实现的无奈。诗中的"美人"并非直接指代某个具体人物,而是诗人心目中理想化的对象或情感寄托;"不我期"则暗示了期待落空,美好事物与自己渐行渐远;"草木日零落"则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毁灭。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易逝、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哀叹,以及个人才华难以施展的悲哀。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齐瑟弹东吟,秦弦弄西音。
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彼美佞邪子,婉娈来相寻。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珍色不贵道,讵惜飞光沈。
安识紫霞客,瑶台鸣素琴。
越客采明珠,提携出南隅。
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
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
鱼目复相哂,寸心增烦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