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
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
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
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首句“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南方热带地区(炎州)树木生长状况的肯定态度,并通过提及“韩木与苏枞”,即历史上著名的植物学家和他们对植物的贡献,来强调这一观点。这样的开篇既展现了诗人的博学,也为后文设置了一种期待和比较的基调。
接下来的两句“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则转向个人情感的寄托。在这里,“憩棠”指的是一种植物,而“遗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乃至个人往事的一种留恋和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揭示出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然后,“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这两句诗引入了地方传说和历史人物,将诗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里的“莱相柏”、“范公松”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和他们的品德或事迹,通过这些元素,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崇敬之情。
最后,“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这里“三甲子”指的是长时间的积累和等待,“吴令之贤”则是对历史上人物德行的赞誉。这两句传达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即在漫长岁月中逐渐成熟和被发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叔夜形骸已不堪,安能扶曳事朝参。
添千茎雪希临镜,省一条冰细署衔。
续补亡诗存古意,广崇有论矫清谈。
暮年坚壁惟东涧,老子方渠未免惭。
□□□□最可哀,绝交兔颖与松煤。
揖宾儿引陪禅□,□□孙扶下阼阶。
镜里双瞳无复朗,顶门一只有□□。
□□此偈谁言说,亲见龛中大士来。
出门一步即天涯,何况迢迢隔九华。
汝性慧于灵照□,翁年高似木兰爷。
帛书寄远□□□,□□无凭□□差。
嫁与官人成底事,荆钗只合偶田家。
去国亲朋风雨散,惟君从步至徐村。
时清相有客云意,力薄吾无荐祢恩。
远遁犹疑在空谷,大招安肯入脩门。
忽闻社友传新讣,枯目滂然有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