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
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
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
有时风雨晦瞑,摆撼若黑龙之腾跃。
合生于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
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著。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生动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灵溪古观坛西角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力量。开篇“灵溪古观坛西角,千尺鳞皴栋梁朴”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宏大的画面,古老的观坛位于灵溪之畔,其建筑结构如同千年古木一般坚固而又显得有些粗犷。
“横出一枝戛楼阁,直上一枝扫寥廓”两句,以动态的语言描绘了树枝的生长方向,一枝横出,一枝直上,这些都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向上的力量和欲望。
“白石苍苔拥根脚,月明风撼寒光落”这两句诗中,白石与苍苔交织在一起,描绘出树木生长的环境,而“月明风撼寒光落”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夜晚气氛。
接下来的“有时风雨晦瞑,摆撼若黑龙之腾跃”两句,通过对风雨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力量强大。风雨来临,整个景象变得昏暗而神秘,而那“黑龙之腾跃”的形象,更是增添了一份动感与震撼力。
最后,“合生于象外峰峦,枉滞乎人间山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赞美,而“安得巨灵受请托,拔向青桂白榆边安著”的句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神的期待和信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
不详
迎风啸未已,和雨落谷谷。
千枝与万枝,不如一竿竹。
相思遥指玉霄峰,怅望江上阻万重。
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
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
且住人间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古寺松轩雨声别,寒窗听久诗魔发。
记得年前在赤城,石楼梦觉三更雪。
上将发文昌,中军静朔方。
占星引旌节,择日拜坛场。
礼乐临轩送,威声出塞扬。
安边俟帷幄,制胜在岩廊。
作鼓将军气,投醪壮士觞。
戒途遵六月,离赠动三光。
槐路清梅暑,蘅皋起麦凉。
时文仰雄伯,耀武震遐荒。
衽席知无战,兵戈示不忘。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