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四)》。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不尽青山带落晖,美人何处送将归”,以青山与落日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青山连绵不绝,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情感,而落日余晖则增添了几分苍凉与哀愁。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颔联“城边渑水寒如酒,马首浮云曳作衣”,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场景的凄清。渑水边的景色寒冷如同烈酒,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马首之上,浮云飘动,仿佛是友人衣裳的延伸,形象地表现了友人远去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离别的场景之中。
颈联“春到他乡还健食,时危薄宦岂雄飞”,转而表达诗人对友人在异乡生活的关切与担忧。春天到来,友人虽在异乡,却依然能保持健康饮食,这既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肯定,也是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然而,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友人作为官宦之身,是否还能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又引发了诗人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尾联“自从二子中原别,回首风尘万事违”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分别后的感慨。自从那次分别后,两人各自经历了许多事情,回首往事,一切似乎都已背离了最初的期望。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主线,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