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九首(其十四)

空中呈鸟迹,水上露灯毬。

要辨渠端的,玉人骑铁牛。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禅意,描绘了一幅空灵的画面。"空中呈鸟迹,水上露灯毬",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抽象的符号相结合,鸟迹在空中飘荡,仿佛是心灵的痕迹;而水面上的灯毬,则像是某种神秘的指引或启示。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内在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要辨渠端的,玉人骑铁牛",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的主题。"渠"在这里指代前面所描述的景象或内心的状态,"玉人骑铁牛"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玉人代表纯净、高洁的心灵,而铁牛则是力量与现实的象征。这句话暗示着,要理解或达到内心的纯净状态,需要克服内心的矛盾与现实的束缚,如同玉人驾驭铁牛一般,需要智慧与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富有哲理的象征,探讨了心灵的探索与净化过程,以及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九首(其十五)

因行不妨掉臂,求他不妨求己。

面前山子若存,处处无风浪起。

一声鸿雁忽闻时,尽在愁人窠窟里。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十九首(其十六)

孤村黄叶落,深院桂花香。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偈十九首(其十七)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皮下有血,面上有鼻。

脱体相呈,全无忌讳。明眼衲僧,更须瞥地。

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形式: 偈颂

偈十九首(其十八)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

莫怪多违背,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