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秋林野雀

君不闻虞廷盛时凤来仪,圣贤饬戒惟时几。

又不闻商宗肜日雉雊鼎,君臣遇灾克修省。

古来理乱良靡常,居安虑危邦乃昌。

我闻宣和全盛日,廊庙怀安事游逸。

三边不动无烟尘,四海徵求到花石。

紫宸退朝清昼閒,霜林好鸟声间关。

乘閒适意一挥洒,岂意流落传人间。

海上盟寒朔风急,辽水经年断消息。

青城月冷乌夜啼,一枝莫遂鹪鹩栖。

嗟乎虞廷凤,商鼎雉,千载何人知此意。

日落梁园鸟雀悲,龙沙或冇清梦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宋徽宗秋林野雀》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通过对宋徽宗时期盛衰更替的历史反思,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哲思。

诗的开篇以“君不闻”引出历史典故,通过“虞廷盛时凤来仪”与“商宗肜日雉雊鼎”的对比,强调了历史兴衰的无常性,提醒人们在国泰民安之时应居安思危,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宋徽宗时期的全盛景象,描述了朝廷的安逸生活与四海之内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危机。

“紫宸退朝清昼闲,霜林好鸟声间关”,描绘了宋徽宗退朝后的宁静景象,与后文的“三边不动无烟尘,四海徵求到花石”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朝廷的奢侈与对外征伐的矛盾。随后,诗人通过“乘闲适意一挥洒,岂意流落传人间”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沉溺享乐、忽视国家长远发展的批评。

接下来的“海上盟寒朔风急,辽水经年断消息”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宋朝与北方民族关系的紧张,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而“青城月冷乌夜啼,一枝莫遂鹪鹩栖”则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国家命运的多舛,乌鸦的哀鸣与鹪鹩未能找到栖息之地,暗喻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

最后,“日落梁园鸟雀悲,龙沙或冇清梦归”以日落时分梁园中鸟雀的悲鸣,以及对龙沙(可能指北方边境)的担忧,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83)

童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跋文丞相遗墨

有宋科第三百年,季年得士惟文山。

文山一身能许国,精忠日月行中天。

我观德祐颠沛日,国势驶若东逝川。

又如膏肓久沉绵,虽有和扁无由痊。

公时崛起岭海壖,手执忠义为戈鋋。

疲氓弱卒不满千,壮气直欲吞全燕。

仓卒一跌振复颠,鸷鸟婴网宁高骞。

大酋箕踞叱使前,膝不可屈身可捐。

敌国均礼古所传,骄气竟折忠义言。

渡淮粒食不下咽,天意未许为癯仙。

白马系组轵道边,碙川崖山复颠连。

此身悔不东海填,燕狱甘心坐拘挛。

四阅寒暑相推迁,少康不作志莫宣。

赍恨白日埋九泉,我尝读公吟啸编。

三复遗墨涕泗涟,古人逝去如云烟,公死不朽奚憾焉。

形式: 古风

刘氏二子诗

君不闻卞壸二子真孝子,以身殉父从父死。

又不闻刘璹二子家被兵,以身捍父同父生。

一生一死幸不幸,同博千秋万古名。

身亦何所有,子职所当为。

独怜彼寇心,天理曾不亏。

呜呼人心天理曾不亏,毁常败俗夫何为。

形式: 古风

方壶道人山水歌

吾闻瀛海中有方壶山,琼台银阙非人寰。

秦皇汉武不可到,何人醉梦游其间。

乃是龙虎山中学仙子,十年辟谷餐芝髓。

青天白日无羽翰,肉重骨凡飞不起。

云涛浩渺烟苍茫,海天万里遥相望。

神交意会忽有得,身外万事俱亡羊。

归来醉吸三斗墨,净洗胸中旧荆棘。

解衣盘礴反闭关,日对云林写萧瑟。

尔来得名三十春,眼高四海空无人。

残缯断楮落人世,夜光明月作奇珍。

君不见乐善堂中三尺纸,开眼应须论万里。

自言曾是挥洒时,飒飒风烟生笔底。

祗今此境绝代无,却向君家看画图。

平生三岛惜未到,拭目始见真方壶。

方壶之山果何处,咫尺波涛隔烟雾。

欲从坡老借飞车,钓竿一拂珊瑚树。

形式: 古风

方壶?书张伸举承旨海上所寄长律见贻因次其韵

古人制车观转蓬,学剑偶得白猿翁。

孰知牺卦本心画,不待龙图出贝宫。

人言造字始仓颉,我意定礼由姬公。

乾坤玄象焕昭晰,浑沌白昼开溟濛。

川流山峙俨高下,日升月没恒西东。

自然书法良亦显,何物世俗拘未通。

纷纷墨池疲岁月,往往白发犹儿童。

长安高僧笔成冢,北邙大官碑作丛。

斯冰以来少正体,曹郐而下多变风。

呕心苦购墓中物,刮目未睹吴下蒙。

钩摹点勒事剽窃,毫分缕析论拙工。

仲尼阳虎貌则似,叔敖优孟行不同。

岐山周鼓昧真赝,泗水夏鼎迷始终。

岣嵝云深宵露湿,峄阳火烈寒烟空。

鸿都石经变愈下,苦县枣刻肥失中。

壶也独出超万汇,凤兮一鸣瘖百虫。

胸中况复有丘壑,物外久已无樊笼。

蹇予涉世遘多难,学道劳生讵有功。

一卧山林秋草绿,十年湖海战尘红。

从公千里访真诀,守雌毕竟谁知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