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史

口食阳翟粟,身衣阳谷丝。

二物不相即,饱暖常不时。

老史知我穷,一岁一奔驰。

方暑劝脂车,苦寒伺来归。

嗟我垂老年,未免忧寒饥。

老史甚忠信,但恨性重迟。

事我三十年,闵闵不相离。

我门了无求,辛苦终不辞。

平生金石交,至此或已携。

老史未易得,试复养其儿。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以阳翟的粟米为食,身上穿着阳谷的丝织衣物。
这两种东西(粟米和丝衣)并不能同时满足,所以我常常饱暖不定。
老史深知我的困苦,一年四季频繁来访。
夏天炎热时,他劝我乘凉车;寒冬则等待我归来。
唉,我已步入晚年,仍然忧虑饥饿与寒冷。
老史忠诚可信,只是性情稳重,行动迟缓。
他侍奉我三十多年,始终不离不弃。
我家没有什么要求,他任劳任怨从不推辞。
我们往日如金石般的友情,如今可能面临分离。
老史不易寻觅,不如试着培养他的后代。

注释

阳翟:地名。
粟:谷物,小米。
阳谷:地名。
即:同时、一致。
老史:对诗人的称呼,可能是朋友或仆人。
奔驰:频繁来访。
脂车:乘凉车,指夏凉时节。
苦寒:严寒。
忧寒饥:忧虑饥饿与寒冷。
重迟:稳重迟缓。
闵闵:形容忠诚不懈。
金石交:深厚的友谊。
携:分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老史》,诗中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老仆人形象。诗人通过描述老史为自己提供粮食(阳翟粟)和衣物(阳谷丝),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一年四季奔波劳碌,只为确保主人的温饱,展现出老史的无私与尽职。诗人感叹自己年迈仍需担忧饥饿寒冷,对老史的忠诚和耐心表示感激,同时也感慨世事变迁,昔日的金石之交可能难以持久。最后,诗人强调老史的难得,希望子孙能善待他,表达了对这位老仆人的深深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身边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老柏

柏根可合抱,柏身长百尺。

我年类汝老,我心同汝直。

我贫初无居,爱汝买此宅。

索居怀旧友,开轩得三益。

风中有馀劲,雪后不改色。

我贫不栽花,绕屋多种竹。

全家谬闻道,举目无他物。

晨兴辄相对,知我有惭德。

形式: 古风

自陈适齐戏题

庠斋三岁最无功,羞愧宣王禄万钟。

犹欲谈经谁复信,相招执籥更须从。

陈风清净眠真足,齐俗强梁懒不容。

久尔安闲长自怪,此行磨折信天工。

形式: 七言律诗

舟中风雪五绝(其一)

北风吹雪密还稀,雪势渐多风力微。

孤棹独依银世界,山川路绝欲安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舟中听琴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