斸蕨行

清晨上南坂,芜草深没腰。

黄云冒山起,雪花零乱飘。

雪子穿棕笑,雪花漫棕衣。

飘衣湿尚可,悬愁空筐归。

土皮滑白斸断柄,短茎泥重淘寒井。

黄茅盖头雪侵领,奋椎力尽刚过颈。

绵绵咽咽声可怜,阿儿涕堕牵丝饼。

流泉浑浑浊如蓝,朦胧犹见伶仃影。

伶仃相扶过眼前,黄绵袄子雀儿毡,梦里春光快活天。

君不见马槽□□□东去,雪花洒血痕丹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斸蕨行》,描绘了清晨农人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冬季山区的艰苦环境和农民的坚韧生活。

首句“清晨上南坂,芜草深没腰”,写出了早起劳作的艰辛,芜草丛生,几乎遮住了农人的腰部,暗示了山路的崎岖和荒凉。接着,“黄云冒山起,雪花零乱飘”描绘了冬日雪景,黄云翻滚,雪花纷飞,营造出一种冷寂而壮丽的画面。

“雪子穿棕笑,雪花漫棕衣”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雪花落在棕衣上的情景,富有动态感。然而,“飘衣湿尚可,悬愁空筐归”则透露出农人对于收成的担忧,尽管衣物湿透,但仍需空筐而归,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细节,如“土皮滑白斸断柄,短茎泥重淘寒井”,描绘了挖蕨的辛苦过程,工具破旧,劳动强度大。而“黄茅盖头雪侵领,奋椎力尽刚过颈”则进一步刻画了农人顶风冒雪、奋力劳作的形象。

最后两句“绵绵咽咽声可怜,阿儿涕堕牵丝饼”描绘了家庭的温情,孩子的眼泪滴在牵丝饼上,画面凄楚而感人。结尾处,“流泉浑浑浊如蓝,朦胧犹见伶仃影”以流水和孤独的身影,寓言了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农人在严冬中艰难求生的场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体两头纤纤

两头纤纤水溜绝。半黑半白烧岭雪。

腷腷膊膊冻竹折。磊磊落落飞霰屑。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山居杂体五杂俎

五杂俎,采野蔌。往复还,沿溪谷。不获巳,黄农伏。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哭内弟郑忝生

悠悠重悠悠,送子冈陇头。

乍可为陌上之秋草,繁霜一夕同荒邱。

不能为磷磷之白石,相看逝水旋东流。

与君别何所,庭前绿竹下。

日夕君不来,春云覆平野。

与君期何日,三五轮魄充。

君归黄泉去,月轮故未空。

君家旧住鹿门溪,君魂欲归道路迷。

与君相逢入桂城,铁骑斥野飞箭鸣。

旧愁疑在春梦惊,乃知君死而余生。

生亦不可期,死亦不可悲。

鸡鸣月落杉桥路,且与须臾哭别离。

形式: 古风

管大兄弓伯挽歌二首(其一)

薤上露,光油油,日出曈曈,其光易收,乐日之匿得久留。

将何奉,奉咿嚘。室有妇,膝有儿。儿为父,妇为师。

夔夔终日夕,鸡鸣晨起以奉之。

妇步亦步,妇趋亦趋,伛伛偻偻,为儿觅肥腴。

如何令死心怦摧,姝姝媚媚,眉不得开,将此悲君胡当哉。

日已匿,阴已霾,轶云霓,足徘徊,露晞朝阳乐无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