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一)

兹年忽将逝,我心怆以哀。

日暮不遑食,空堂独徘徊。

驾言出西城,中有池与台。

清渠夹阡陌,寒露被蒿莱。

慨念昔时人,零落安在哉。

玄象无淹次,四序倏如摧。

自非藉荣名,一日等尘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效阮公咏怀》系列中的第二十一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兹年忽将逝”,点明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匆匆。接着“我心怆以哀”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这种哀伤并非因为失去某物,而是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情的深刻反思。

“日暮不遑食,空堂独徘徊”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寂寥的画面,诗人独自在空荡的屋子里徘徊,直到日暮时分仍未能进食,这不仅是身体上的饥饿,更是心灵上的空虚和寂寞。

“驾言出西城,中有池与台。清渠夹阡陌,寒露被蒿莱”这一段描述了诗人走出屋外,看到的自然景象。清澈的水渠两旁是田间小路,寒露覆盖着荒草,这样的景象既美丽又略带凄凉,仿佛在暗示人生的美好与脆弱并存。

“慨念昔时人,零落安在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人事的怀念与感慨,昔日的人们如今已不知去向,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玄象无淹次,四序倏如摧”指出宇宙的永恒与人类生命的短暂,星辰运行无阻,四季更迭迅速,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

最后,“自非藉荣名,一日等尘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如果没有显赫的名声,那么一天的生命就等同于尘埃,暗含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四)

嘉谷败荼蓼,良巢毁茅鸱。

路傍张四罗,戢羽落卑枝。

卑枝亦已足,尚须保其危。

捷捷少年子,挟弹来追随。

俯仰偕俦侣,言笑盛容仪。

当面施柔谦,中心怀崄巇。

诗人亦有言,正直神所依。

祸福有固然,反侧焉能稀。

嗟尔众多士,兹理不可违。

形式: 古风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五)

昔余少年日,浮湛声色场。

追逐公孙子,驰骛狭邪旁。

一醉累旬朔,一出历四疆。

欢乐未及竟,憔悴使心伤。

晚读列仙传,始学却老方。

万事不足竞,二物焉难当。

十年烧丹液,效状亦茫茫。

更希游玄漠,得失两俱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七)

凉风起中林,槁叶落如扫。

徘徊此何时,岁暮一何早。

吾生随物化,安得不枯槁。

惆怅终日夕,延颈望云岛。

荣名非所慕,神明可长保。

手把三皇文,五岳访芝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八)

朝游东海上,亲见安期生。

袖携麻姑书,揖予上天行。

忽忽从之去,一举陵太清。

白榆何历历,桂树亦青青。

朱爵七十二,鼓翼相和鸣。

玉女顾我笑,执手戏紫庭。

万岁同娱乐,天地长齐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