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宗显椰子杯歌

君家一双椰子杯,远从交广带将回。

剖开瘴水蛮烟腹,割断玄霜玉露胎。

乌梨木柄银錂口,若比匏尊应更厚。

莲房半侧碧筒深,中有黄流汎郁金。

最怜竹里泉中洗,不厌松边石上斟。

人言此杯能辟蛊,倾银注玉空论富。

少陵未许称木瓢,谪仙且莫誇鹦鹉。

山人心爱口不言,肯遗还山酌白云。

君不见丰城双宝剑,当年知己亦平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许宗显椰子杯歌》描绘了一种独特的酒器——椰子杯。诗人首先赞叹杯子的来源,来自交广之地,暗示其珍稀。接着,他细致地描述了杯子的构造,剖开后的内部如瘴水蛮烟般神秘,银錂口与乌梨木柄增添了贵重感。诗人进一步强调,即使与匏尊相比,此杯也显得更为厚重。

诗中提到的“莲房半侧碧筒深”,形象地展现了杯子的形状和容量,内里的黄流泛着郁金色,显得华美而诱人。诗人特别欣赏在竹林泉边清洗和松石上斟酒的情景,这体现了自然与雅致的结合。

对于椰子杯的神奇传说,诗人并不全然相信它能辟蛊,认为过分夸大其功能是空谈。他引用杜甫(少陵)和李白(谪仙)的典故,暗示椰子杯虽好,但无需过分赞誉。最后,诗人以丰城双宝剑的故事作结,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暗示椰子杯虽珍贵,但真正的价值在于与人的共享。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绘和寓意,赞美了椰子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寓含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王氏牧隐卷

山人不种亦不耕,买山放犊应逃名。

閒吹一曲无宫调,高卧千峰不世情。

瑶琴在床书在箧,河汾到君今几叶。

懒随时贵竞簪缨,耻逐浮人尚渔猎。

五月南风陂水深,白云将兴满山阴。

人牛看到相忘处,始是山人一片心。

形式: 古风

送陈孟敷牧潮阳

别久相逢不问官,握手且尽平生欢。

腰间金带懒不系,壁上虎符人自看。

醉来借问今何职,皂盖朱幡二千石。

郢上行人有去思,潮阳父老遥相忆。

作郡休令五马迟,须知明主爱茕婺。

行春鳄渚沧波晚,浇酒韩山落木时。

槟榔叶暗蛮天雨,吏散公庭鸟啼曙。

带印虽云案牍劳,怀人莫忘渔樵似。

樵人偏辱使君知,为惜交情在布衣。

他日诸郎如问绢,应传清节到林扉。

形式: 古风

书邓子静耕隐

阿翁隐处何潇洒,竹屿南头凤丘下。

守道偏将谷口人,养拙应同汉阴者。

而今发白老丘樊,带经也或究微言。

生平不梦五陵道,嘉遁羞过七贵门。

世人未解此翁意,此翁心迹孤云是。

低头不肯揖陈蕃,食力何曾愧徐稚。

脱略凡机无世情,幽人野鹿伴经行。

秋风别墅黄花酒,夜火山厨绿芋羹。

有时濯足苔溪晚,放犊寒陂不知远。

几片青山荷蒉歌,半林落叶同僧饭。

盘石悬萝地更偏,独携高兴寄秋田。

且喜琴书应有托,蔡邕虽老仲容贤。

形式: 古风

海上酬三峰诸友

晚家大堤曲,几见大堤春。

开门对三峰,宛若平生亲。

别来沧海东,倍忆三峰好。

眼前不见同心人,梦飞只在三峰道。

早晚归来大堤曲,三峰垆头酒应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