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唐溪

啸终万籁起,吹去当溪云。

环屿或明昧,远峰尚氛氲。

雨新翠叶发,夜早玄象分。

金涧流不尽,入山深更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翻译

啸声终结时万物苏醒,风儿吹过带走了溪水上的云烟。
环绕的岛屿忽明忽暗,远方的山峰还笼罩在朦胧之中。
雨后新绿的叶子蓬勃生长,夜晚早早到来,天上的星星也开始显现。
金色的山涧溪流奔腾不息,深入山中更能听见它的声音。

注释

啸终:啸声停止。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起:开始,此处指苏醒。
吹去:被风吹走。
当溪云:溪流上方的云彩。
环屿:环绕的岛屿。
或:有时。
明昧:明亮与昏暗交替。
远峰:远处的山峰。
尚:仍然。
氛氲:云雾弥漫的样子。
雨新:雨后的新鲜。
翠叶发:绿叶茂盛生长。
夜早:夜晚来得早。
玄象:夜空中的天文景象,这里指星星。
金涧:形容山涧美丽如金色。
流不尽:水流源源不断。
入山:进入山中。
深更闻:越往深处走听得越清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风景画面。开篇“啸终万籁起,吹去当溪云”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山风的力量与自然之声的壮观,万籁俱起,形象地展现了风在山谷中的回荡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环屿或明昧,远峰尚氛氲”两句,则是对山景的描绘,其中“环屿”指的是环抱的小山,“或明昧”表达了光线在山间的变化,而“远峰尚氛氲”则形容了远处山峰上的迷雾,这些都营造出了一种深邃神秘的意境。

接着的“雨新翠叶发,夜早玄象分”两句,通过对雨后的景色和星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更新与天文变化的观察与感悟。“雨新翠叶发”生动地展示了雨后植物的勃发,而“夜早玄象分”则让读者感受到夜晚星空中星辰运行的奥秘。

最后,“金涧流不尽,入山深更闻”两句,用对溪水流淌不息和声音随着山谷深邃而增强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永恒之美与神秘力量的赞叹和向往。整首诗通过精妙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书情上李苏州

东土苗人尚有残,皇皇亚相出朝端。

手持国宪群僚畏,口喻天慈百姓安。

礼数自怜今日绝,风流空计往年欢。

误著青袍将十载,忍令渔浦却垂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忆长安.五月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

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綵丝。

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酒语联句各分一字

山简酣歌倒接㒿,看朱成碧无所知。

耳鸣目眩驷马驰,口称童羖腹鸱夷。

兀然落帽灌酒卮,太常吏部相对时。

藉糟枕曲浮酒池,瓮间篱下卧不移。

叫呼不应无事悲,千日一醒知是谁。

左倾右倒人避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灞陵山

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

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潭分化丹水,路绕升仙林。

此道人不悟,坐鸣松下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