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渡河

无渡河,无渡河,中有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

上有碧崖之岌嶪,下有暗石之嵯峨。

蛙蚓得志相讥诃,况复龙蜃与鼋鼍。

崇朝一舍即我郊,黎民一苇平可过。

无渡河,无渡河,招招舟子不足信,彼亡维楫将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无法渡过这条河,无法渡过这条河,河中有龙门的汹涌雪浪,天池的滔滔洪波。
上游有碧绿的陡崖高耸,下游有黝黑的巨石峥嵘。
青蛙蚯蚓得意时互相嘲讽,更何况是龙、蜃和巨鼋鼍鱼。
即使是清晨的一段路程,对我而言已是郊野,百姓们只需一片苇叶就能轻松渡过。
无法渡过这条河,无法渡过这条河,船夫的招手不足以信赖,没有桨又该怎么办呢?

注释

渡河:过河。
龙门:古代神话中的地方,据说鲤鱼跃过龙门即可化为龙。
天池:可能指高山湖泊,象征着广阔的水域。
岌嶪:形容山势险峻。
嵯峨:形容山石高峻。
蛙蚓:比喻微小生物。
崇朝:清晨。
一舍:古时三十里为一舍。
黎民:百姓。
苇:芦苇,常用于制作简易渡具。
舟子:船夫。
楫:船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即以“无渡河”为起点,重复这一意象,不仅强调了河流的存在,更暗示了一种隔绝与阻碍。中间部分,“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展示了河水的汹涌和险峻,而“碧崖之岌嶪”、“暗石之嵯峨”则勾勒出山川的险恶与深邃。紧接着,“蛙蚓得志相讥诃”一句,通过低微生物间的争斗,映射出了一个充满竞争和冲突的生态环境。

诗人在“崇朝一舍即我郊”中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而“黎民一苇平可过”则透露了一种对普通百姓能够安稳渡过难关的希望。末尾,诗人再次提及“无渡河”,并且指出“招招舟子不足信”,此处舟子可能象征着引导者或领导者的不可靠,而“彼亡维楫将奈何”则表达了一种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迷茫与无助。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哲理思辨和情感表达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木文真人章圣朝合州进到其事甚怪至京其木中人呼万岁者三诏赐崇福宫

犀视月通角,蝉想丸目入。

果裸祝螟蛉,天风化阴鹢。

物变知品殊,尚可易形质。

真人友造化,故与物为一。

持此诚与神,可贯金与石。

何为辄入木,厌世未肯出。

衣冠俨如生,隐若陆顾笔。

非同木居士,聋俗竞禳祓。

又非罗公远,戏隐逞幻术。

疑是青羊老,合江聊示迹。

薄游附驿车,灵宫居二室。

形式: 古风

王实洗儿歌

昔闻吉梦占罴熊,今见得子如阿戎。

先正举世称至忠,垂庆百世皆万钟。

山川秀气久结融,今复俾君生此雄。

五侯七貂十八公,当有八元为八龙。

愧我尘埃非太真,难使此儿名作温。

劝君大作容驷门,作诗聊代添金盆。

形式: 古风

王彦温多恕许惠叶县石方尊将以贮酒作诗取之

叶山坚石如水苍,斲为大尊重且方。

斟酌胡能问罍耻,献酬不解随觯扬。

勿言研材用非称,曲糵文章皆伐性。

请看毛颖不中书,宁及时时一中圣。

月岩老子饮山村,但惜田家老瓦盆。

已刳匏瓜代杯饮,愿君持此比窊尊。

形式: 古风

见山冈诗

高冈胜虚阁,晚景澄寥廓。

遥潢浸广野,危峰柱碧落。

云过半山阴,蝉声夕阳薄。

勤勤学飞仙,海上寻黄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