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中的第四句。诗人通过对刘嗣之事迹的略而不提,转而聚焦于唐代诗人李的旧歌诗,暗示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浮沉。"高亭毁尽唯存记"描绘了昔日繁华的亭台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历史的记忆,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最后一句"犹有区区父老知"则透露出当地百姓对这些历史点滴的口耳相传,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的珍视。整体上,此句寓含着对历史变迁与民间记忆的深沉思考。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庄子谈空惠子听,郢人斤斧俟忘形。
莫嗟质丧无知者,对石何妨自说经。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