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驿

暮色满汀洲,鸣蝉树树秋。

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

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

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勃的《双峰驿》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江边景象。"暮色满汀洲",诗人以黄昏时分的苍茫暮色渲染了整个汀洲,给人以宁静而略带寂寥之感。"鸣蝉树树秋",通过蝉鸣声点出季节为秋季,增添了萧瑟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柝声闻雉堞,灯影辨渔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柝声,即打更的声音,穿透夜色,传到城墙上(雉堞),显示出城市的边界;而渔舟的灯光在江面闪烁,暗示着水路的繁忙和旅人的行踪。

"千涧通桥路,双峰夹驿楼",诗人描绘了山涧与桥梁交织的路途,以及双峰之间矗立的驿站楼阁,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和旅途中的便捷。

最后两句"流波与客意,日夜两悠悠",将视线转向江流,寓言般地表达了旅人的心境——江水的流淌与客人心中的思绪相互映照,昼夜不息,流露出一种长久的离愁别绪和对未知旅程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峰驿周边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旅途中的孤独与期待。

收录诗词(47)

徐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邓汝高竹林山庄

精庐遥结翠微间,借得云窗一夕闲。

流水断桥通古路,斜阳残磬下空山。

犬声似豹闻茅舍,萤火随人入竹关。

桑柘满村堪寄隐,与君吟卧却忘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旅次石头岸

缥缈孤城见石头,长淮云水自悠悠。

孤村柳色连荒驿,两岸芦花隐钓舟。

残月微钟京口夜,澹烟疏雨秣陵秋。

客中不尽怀乡感,南雁一声双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送伯孺

千里西吴一骑轻,君行应是我归程。

孤身漂泊辞知己,八口饥寒仗友生。

绕涧松篁天竺路,满湖菱芡下菰城。

旅游到处羞贫贱,好向人前讳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道场山拜孙太初墓

三尺孤坟土欲倾,却因辞赋拜先生。

白杨夜雨墓门冷,青草暮云山路平。

半碣旧曾题岁月,一杯谁复奠清明。

隔邻石马嘶风立,来往何人识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