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课新港番童

草榻琴书岁月迁,多因训课滞青毡。

几团绿树迷村外,十里青畦到马前。

闻说夷人敦旧俗,也参讲席味真诠。

民风自古关儒术,服教番黎正帖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巡课官黄对扬在新港巡视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草榻琴书岁月迁”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巡课官的生活状态,草榻琴书,岁月悠悠,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多因训课滞青毡”,点明巡课官的工作职责,他因教育和训导之事而常驻于青毡之地,展现了其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执着。

“几团绿树迷村外,十里青畦到马前”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图景。绿树环绕,青畦连绵,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衬出巡课官工作的地点和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巡课官工作地点的偏远与宁静。

“闻说夷人敦旧俗,也参讲席味真诠”两句,体现了巡课官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融合。他听说夷人(指当地少数民族)坚守传统习俗,于是参与其中,品味真谛。这不仅展示了巡课官的文化包容性,也反映了他对教育普及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最后一句“民风自古关儒术,服教番黎正帖然”总结了全文的主题,强调了儒家文化对民风民俗的影响,以及巡课官通过教育活动使当地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儒家思想。这句话揭示了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巡课官在促进文化融合、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巡课官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敬业精神、文化包容性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

黄对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郡红毛楼在县治之左旧址犹存闻密室之下有地道通安平未之详也楼半倾坏房室幽奥久封尘土人踪罕到登览一周用成七律

红彝市宅踞台湾,今日残楼付等閒。

复道久缘尘土塞,斜梯谁向古藤攀。

巢营兔窟门如窦,室绕蛇行路几弯。

俯瞰安平馀旧筑,百年风雨洗苔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斐亭听涛

独坐幽亭百感生,天风吹下海涛声。

凄情似鼓湘灵瑟,激烈疑弹赵女筝。

潮信好逢秋八月,客心无奈夜三更。

此君还助潇潇响,潘鬓愁添白几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合仙梁

谁将玉斧斲仙榕,露叶云根影万重。

疑是银桥天上落,不因风雨作神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东郊劝农

时雨且既足,命驾东郊行。

岂不嗜游览,所重在民生。

凉影走虹练,深竹鸣催耕。

秧马踏畦碧,麦浪扬畴平。

村烟间篱落,耆老欢相迎。

烽消省烦役,赋薄无苛征。

复此兆有年,谈笑尝君羹。

残阳摇旆色,鸡犬含馀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