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
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煖甚紫罗衣。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天的田野里饮酒独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开篇便以“谁言悦口是甘肥”引出主旨,表明诗人对于美食并无贪恋之心,而是更偏爱于独自品酌,啖食简单的鹅肉,品味清淡的菜肴。
接着,“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煖甚紫罗衣”两句描写了秋日午后的景象,微风轻拂,诗人持青纸扇以驱散汗水,同时穿着羊裘和紫罗衣取暖。这里的蝇利(细风)和薄寒,以及羊裘和紫罗衣的温暖,都生动地传达了秋季的气候特点。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夕阳西下,鸟儿归巢,诗人的心也跟着这些疲惫的鸟儿一起寻找休息之地,而目光则随着远去的大雁展望,寄托着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
最后两句“击壤太平朝野客,凤山深处□生辉”则透露出诗人的政治态度。击壤(打土),在这里可能是指农事或田园生活,而“太平朝野客”则暗示了一个理想中的和平时代。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嚣,归隐于凤山深处,那里生辉,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时世的向往以及个人隐逸生活的嚮向。
不详
尘飞遗恨尽,花落古宫平。
红粉笙歌人代远,月明陵树水东流。
暖日当头催展菜,和风次第遣开花。
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
苍翠暗消三暑热,孤高能锁四时烟。
绿杨近浦堪垂钓,翠竹当轩好韵琴。
百舌乍啼莺学语,分明听在指头边。
雁荡峰高岂易梯,筇鞋极处与天齐。
蟾宫隐隐步将到,日驾亭亭手可提。
织女支机堪索石,仙翁花雨不沾泥。
诗怀到此清如许,欲向银河蘸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