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乍起。猛皱碧一池,干卿何事。
梦醒小楼,昨夜春寒,模糊记。悄然桃浪浮花至。
几片入渔娃网里。卷帘才信,通宵腻雨,酿愁无际。
弓履湔裙曾到,坐沙上、惹得鸳鸯惊避。
鸥白鸭红,第一难忘侬乡里。锦帆总有天涯意。
送尽了南朝帝子。防他又误离人,画船去矣。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潮痕蹙缆。乍涨绿到门,移楼临岸。
柳底路沉,花外天宽,春声乱。桃家姊妹离魂远。
洗剩粉南朝香怨。一莺啼水,恨鸥占了,落红恩眷。
流断华年不转,对芳影、私替浣纱人叹。
松雪溅涛,画舫浑高瞒堤半。江乡鱼价年年贱。
记柁阁香炊午饭。别来新翠苔矶,锦鸳睡暖。
猩片流桃,寄芳句不似,宫沟红叶。
波路双桨停敲,蘋边坐清绝。
人更在江南那处,想微雨画桥闻鴂。
泪帕香销,歌桡事倦,来对花说。
漫催剪鹦嘴单衫,早闲过山城踏青节。
休问半生春影,剩风前飞荚。
重梦到垂杨旧岸,有浣纱玉手如雪。
羡煞溪里鸳鸯,白头无别。
乌衣旧国。感百年初遇,春寒奇劫。
已过踏青时候,恁地小园晴未彻。
杏雨封巢,梨云堆巷,蓦比人间路还窄。
说与卢家,莫愁知道,此日也愁绝。
东风漫冷栖香骨。看离魂几队,双双心热。
胜似楼中赋生别。多故池塘,薄福帘拢,本难消得。
证到花天,者般同命,更有万红一窟。
鱼天始翠。见四尺画篷,和云飘起。
桃片压香,倒浸红楼,沉沉地。斜阳染绿浑如醉。
认万古春愁影子。紫萍来往,似寻不到,小桥原位。
重倚。垂杨唤渡,便人语吹过,隔江都细。
住在镜中,让与渔娃,闲梳髻。五湖负了鸳边誓。
甚日办诗船行李。十年花样飘零,听莺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