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集分得中字效柏梁体

高歌对酒感慨中,何来铁汉唱江东。

臭味多同兴正浓,酒令俨如军令逢。

欢然座上有车公,催人懊恼有西风。

欲以酒兵挫其锋,我马既同车既攻。

登坛大将策奇功,借箸为筹我适从。

俎豆坛坫快折冲,侍儿环绕肃军容。

奔足长阪怒花骢,爪肆拇战疾游龙。

左右猿臂挽强弓,中流砥柱特磨铜。

欲还世界气和融,书勋妙笔补天工。

座旁有客笑接踪,谓君所见何庸庸。

古来否泰与塞通,来往循环运不穷。

炎威太过势蒙茸,清凉一味椒空濛。

暑气亏时寒气充,无非造化之陶镕。

岂若趋炎热心胸,翻云覆雨角雌雄。

善哉斯言得折衷,恍闻暮鼓与晨钟。

消暑会亦有始终,阶下秋叶坠疏桐。

一堂高会剪烛红,相与欢进酒满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消暑集分得中字效柏梁体》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全诗以“中”字贯穿,描绘了一场消暑聚会的热闹场景。

开篇“高歌对酒感慨中”,诗人以豪迈之姿,饮酒高歌,抒发内心情感。接着,“何来铁汉唱江东”,以“铁汉”比喻豪情壮志之人,唱响江东,展现英雄气概。随后,“臭味多同兴正浓”,强调聚会中志趣相投者众多,气氛热烈。

“酒令俨如军令逢”,将饮酒的规则比作战场上的军令,形象地描绘了聚会中的秩序井然。紧接着,“欢然座上有车公”,点出聚会中有尊贵的客人,即“车公”,增添聚会的庄重氛围。“催人懊恼有西风”,以西风的吹拂,暗示时间的流逝,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欲以酒兵挫其锋”,诗人想象以酒为武器,对抗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时光的留恋。“我马既同车既攻”,以马匹和车辆作为比喻,进一步强调聚会的热闹与团结。

“登坛大将策奇功”,诗人将聚会中的主人比作登坛的大将,施展奇谋,展现出组织者的智慧与能力。“借箸为筹我适从”,借用古代将领借筷子计算策略的故事,表达自己在聚会中的角色与参与感。

“俎豆坛坫快折冲”,“俎豆”、“坛坫”均为古代祭祀或宴会上的器具,此处形容聚会的隆重与和谐。“侍儿环绕肃军容”,描绘了聚会中侍女围绕,场面庄严肃穆。

“奔足长阪怒花骢”,“奔足”形容人们在长阪上奔跑,如同怒放的花骢,充满活力。“爪肆拇战疾游龙”,以龙的形象比喻聚会中的活跃与激情。“左右猿臂挽强弓”,“猿臂”形容臂力惊人,此处指聚会中的人们手持强弓,展现力量之美。“中流砥柱特磨铜”,以中流砥柱比喻聚会中的核心人物,坚不可摧。

“欲还世界气和融”,诗人希望聚会能带来世界的和谐与融合。“书勋妙笔补天工”,以“书勋”比喻记录聚会的美好时刻,以“妙笔”形容书写之精妙,如同修补天空的工匠。

“座旁有客笑接踪”,诗人提到旁边有宾客笑谈,接踵而至,增添聚会的趣味性。“谓君所见何庸庸”,宾客对诗人的见解提出疑问,认为其看法过于平凡。“古来否泰与塞通”,引用古语,强调世事变化无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往循环运不穷”,指出事物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炎威太过势蒙茸”,以炎夏的炎热比喻过度的热情或欲望。“清凉一味椒空濛”,以清凉的椒香比喻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暑气亏时寒气充”,描述季节更替,暑去寒来,自然界的规律。“无非造化之陶镕”,强调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创造与塑造。

“岂若趋炎热心胸”,诗人反思那些追逐名利、热情过度的人。“翻云覆雨角雌雄”,比喻他们行事反复无常,争夺权力。“善哉斯言得折衷”,诗人对宾客的言论表示赞同,认为其观点公正中立。“恍闻暮鼓与晨钟”,以暮鼓晨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最后,“消暑会亦有始终”,诗人总结聚会虽短暂,但意义深远。“阶下秋叶坠疏桐”,以秋叶的飘落,象征聚会的结束与季节的更迭。“一堂高会剪烛红”,描绘聚会中灯火辉煌的场景。“相与欢进酒满钟”,众人欢聚一堂,举杯畅饮,共享欢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聚会的热闹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洛翘见示祷雨歌即日大雨用均志喜

天子赤子关怀抱,旱魃偶然当其道。

君作歌章情吁天,天心那得不诞保。

忽于同日同候时,黑云翻墨出林表。

狂飙四起吹满楼,对面层峦封被早。

奔雷掣电杂两间,金铁鏦铮鸣多少。

直泻洪涛势倾盆,珠玑齐跳入池沼。

闻说西天法雨来,碧海银河讶倾倒。

骑神龙兮神哉身,隐约云雾露鳞爪。

稻田千亩兴勃然,大气盘空何夭矫。

此时兀坐有真吾,壁破水浸已环绕。

湿尽床灶不足忧,喜与斯民共温饱。

穷巷藉得免追呼,茅檐或能欢父老。

祷雨歌后喜雨歌,从此十雨五风便是宝。

形式: 古风

咏洛翘庭中紫薇花用前榴花诗均

玉堂声价上青云,何幸清斋话夕曛。

霞粲深红连绛幄,烟笼浅碧衬罗裙。

凉归高树留题健,坐对黄昏结屋勤。

漫道元微之不作,惜花今日又逢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回杭秋试洛翘以诗送行组织近事用韵效之

半载追随讲学堂,丰裁群仰鲁灵光。

书成半部堪治世,月见前身快举觞。

立雪程门传道派,归云仙洞怅家乡。

名推山谷诗称祖,徒许高阳酒作狂。

骊得智珠惊藻饰,鳄驱沧海蔚文章。

画兰成社閒消暑,傍竹题箊早纳凉。

鱼牍移诗忙走笔,狸奴接客卧斜阳。

壶斟庭桂泡佳酿,盘摘园蔬得饱尝。

满壁新词探宿海,半潭秋水澄星潢。

紫薇轩对筵开妙,红蓼阶翻句亦香。

河洗甲兵驰露布,词成锦绣织霓裳。

邯郸学步聊如是,敢与先生旗鼓当。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七夕由东阳至诸暨肩舆杂成倚前韵

驾起肩舆路正长,人情风土费评量。

烟炊晓岫松笼翠,露被前宵枫渐黄。

榴实道旁殊苦李,槐阴渡口即甘棠。

村翁閒话壶觞适,浣女传喧荷芰香。

绿树蝉声迎旭日,青林鸦背落斜阳。

代茶解渴梨千颗,徒步寻舟水一方。

查果流红村作市,棉田霏白妇提筐。

影来雉堞招遥塔,歌起渔船出野塘。

农踏桔槔新值雨,樵冲岩穴独乘凉。

秋风吹叶看明月,人迹浮桥忆早霜。

茅舍老牛勤舐犊,草堤童子笑亡羊。

回头别有难忘处,洞口归云护草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