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皮下多无肉,秋来瘦不禁。
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
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
惟馀老筇杖,相伴两虚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自咏之作,名为《自咏瘦悴》。诗中通过描绘诗人的身体状况,展现了其生活的清贫和内心的坚韧。"皮下多无肉,秋来瘦不禁",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因生活艰辛而消瘦的情状,秋季的到来似乎更加凸显了他的瘦弱。"骨棱春焙銙,筋蹙海山沉",运用比喻,将骨头比作春天烘焙的銙(古代货币),筋脉如海山般深沉,进一步强化了瘦削的形象。
"虮虱从何有,蚊蝇枉见侵",诗人以微小的寄生虫和骚扰者为衬托,表达了自己生活的简陋,连这些小虫也无处可觅。"惟馀老筇杖,相伴两虚心",只剩下那根老筇杖,成为他的唯一伴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以瘦弱之身,揭示出诗人面对困苦的坦然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品格风范。
不详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抗尘怀抱若为宽,绕屋蛙声亦在官。
岩桂无香秋遂晚,江鲈有约岁将寒。
文书散乱嘲痴绝,灯火凄清语夜阑。
病倦百骸非复我,但思禅板与蒲团。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璿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春工酿雪无端密,大块囊风不肯收。
休问巉岩与欹侧,我今弟靡共波流。
野鹰兀兀平沙上,折苇萧萧古渡头。
满眼荒寒底处所,令人肠断五湖舟。
半明灯火话悲酸,此会情知后会难。
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
鬓丝今夜不多黑,酒量彻明无数宽。
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