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

谁知赏嘉节,别异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谁能知晓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突然间彼此唱和,如此不同寻常。
黄昏时分,水边的小洲处处笼罩在暮色中,春天的情意在杨柳间浓郁弥漫。
高高的城楼上依恋着战旗飘扬,遥远的水岸,旅途则在风浪中过夜。
望着支山的月亮,心中满是惆怅,因为这样的夜晚不会再有了。

注释

谁知:谁能够知道。
赏嘉节:在美好的节日里欣赏。
别异:不同寻常。
相和:互相唱和。
暮色:黄昏的景色。
汀洲:水边的小洲。
春情:春天的景致带有的情感。
杨柳多:杨柳树很多,象征春意盎然。
高城:高大的城墙,这里指城楼。
恋旌旆:依恋或挂念着战旗,可能象征对过去的怀念。
极浦:遥远的水边。
宿风波:在风浪中过夜,比喻旅途的艰辛。
惆怅:伤感,失意。
支山月:支山上的月亮,也可理解为特定的景物。
今宵:今晚。
不再过:不会再有这样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游宴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诗人通过“谁知赏嘉节,别异忽相和”表达了对这难得清明佳日的欣赏,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带来的突然和谐感受。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则是景物描写,暮色中的河岸和盛开的杨柳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景象传达了对春天美好的感情。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中,“高城”指的是城墙,而“旌旆”则是古代军旗,这里可能暗示着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至于“极浦”,通常指的是远离人群的地方,“宿风波”则形容了长期积累的忧虑和波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久别之人的思念。

最后,“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则是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心情。这里的“惆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思念也有无奈,而“支山月”则是在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诗人通过“今宵不再过”,强调了这难得的美好时光不会重现,从而加深了离别的惆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带来的复杂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寻天目徐君

常见仙翁变姓名,岂知松子号初平。

逢人不道往来处,卖药还将鸡犬行。

独鹤天边俱得性,浮云世上共无情。

三花落地君犹在,笑抚安期昨日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早春送颜主簿游越东兼谒元中丞

轻舸趣不已,东风吹绿蘋。

欲看梅市雪,知赏柳家春。

别意倾吴醑,芳声动越人。

山阴三月会,内史得嘉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

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