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
葛草长得长又长,漫山遍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割藤蒸煮织麻忙,织细布啊织粗布,做衣穿着不厌弃。
告诉管家心理话,说我心想回娘家。洗干净我的内衣。洗干净我的外衣。洗和不洗分清楚,回娘家去看父母。

注释

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俗称夏布,其藤蔓亦可制鞋(即葛屦),夏日穿用。
覃:本指延长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施:蔓延。
中谷:山谷中。
维:发语助词,无义。
萋萋:茂盛貌。
黄鸟:一说黄鹂,一说黄雀。
于:作语助,无义。
于飞,即飞。
集:栖止。
喈喈:鸟鸣声。
莫莫:茂盛貌。
刈:斩,割。
濩:煮。
此指将葛放在水中煮。
絺:细的葛纤维织的布。
綌:粗的葛纤维织的布。
斁:厌。
言:一说第一人称,一说作语助词。
师氏:类似管家奴隶,或指保姆。
归:本指出嫁,亦可指回娘家。
薄:语助词。
污:洗去污垢。
私:贴身内衣。
澣:同“浣”,洗。
衣:上曰衣,下曰裳。
此指外衣。
害:通“曷”,盍,何,疑问词。
否:不。
归宁:回家慰安父母,或出嫁以安父母之心。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农事和生活情趣的古诗,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图。开篇“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写出了葛藤被种植在肥沃的中间土地上,叶子繁茂蓬勃的景象。紧接着,“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则描绘了黄色的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它们聚集在灌木丛中发出愉悦的叫声。

诗人接着重复“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强调了这一农事活动的重要性和场景的美好。下文“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则转向了织造衣物的情形,表现出农耕与纺织相结合的生产生活。

最后,“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则是诗人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之情,希望自己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并祈愿能够免除灾难,保持平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劳作和家庭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形式: 四言诗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形式: 四言诗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形式: 四言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