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题为《示周子充写华严经》。诗中表达的是对佛法圆融无碍的理解和对华严经这部经典深远影响的赞叹。"总别同异,成坏行布",意指佛法包容万象,无论差别还是同一,都在其流转变化之中。"圆融无碍,尘人众刹",强调佛法的广大无边,既适用于修行者个人,也涵盖世间万物与无数佛土。
"非宽刹入,众尘非隘",进一步说明佛法并非局限于特定的寺庙或狭隘的空间,而是普照众生,无所不在。"居士笔端,宣畅果海",则赞美书写者周子充能以文字流畅地传达佛法的深奥智慧,如同海洋般丰富。
"因源自在,我今说偈",揭示了佛法的根源自在无拘,诗人借此机会以偈语形式表达对佛法的颂扬。"赞扬同證,一真法界",最后总结,通过共同的赞叹和证悟,达到对一真法界的领悟和认同。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注重直观体验和当下领悟的特点,以及对佛法智慧的深刻理解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