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
这段文字看似出自古代文人的笔下,但实际上它并非完整的诗歌,而是由几个片段组成。其中包含了对古人品德的赞扬、对其学问和地位的描述以及表达了一种对于天道不公或者个人志业未能完全实现的感慨。
首先,“凤跸游汾曲,非熊得伟人。”这里使用了两个历史上的名将——凤麟与熊耳门的故事,形象地比喻着所赞扬之人的英勇和伟大。接着“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淳”则是说这种品德在家庭、宫廷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其教诲更加深刻而平易近人。
然后,“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一个学者或官员不仅参与了重要的讨论,而且还能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见解。黄阁和紫宸都是皇宫的代名,这里显示出其地位之尊贵。
最后,“如何天不整,志业未全伸。”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可能是因为时代的不公或者个人能力所限,导致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没有得到完全的实现。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体现了对古代人物品德、学问以及其在政治生活中地位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社会或个人的不满与无奈的情感。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钱唐江里扁舟上,别后篱花几度黄。
忧患萦心何缭绕,风光满目尽凄凉。
谁同凿落杯中酒,独系茱萸肘后囊。
可复无书道情素,云间空有雁南翔。
太室横山蔽十里,相思空复上高台。
瓮头白酒行当熟,篱下黄花稍复开。
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
欲凭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召客客俱来,赏花花正开。
寒暄方得所,风雨不相催。
席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
主人意仍厚,安得不徘徊。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