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乌行

乌生几子林萧条,雄乌求食雌守巢。

夜愁风雨巢倾覆,常见一乌巢下宿。

日长雏饥雄未回,雌乌下巢去哀哀。

野田春尽少遗谷,寻食不得饥飞来。

黄雀亦引数青雀,雀飞未远乌惊落。

既分青雀啖尔雏,尔雏虽长心何如。

将飞不飞犹未忍,古瑟写哀哀不尽。

杀生养生复养生,呜呜啧啧何时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树林稀疏乌鸦多,雄鸟觅食雌守窝。
夜晚担忧风雨急,常见一只乌鸦栖巢旁。
白天渐长雏鸟饿,雄乌未归雌悲伤。
田野春光尽,谷物稀少乌鸦觅食忙。
黄雀引来数只雀,乌鸦还未飞远就被惊落。
乌鸦捕食雏鸟饱,雏鸟虽大心却惶恐。
欲飞未飞乌鸣悲,古瑟声中哀愁无尽。
生杀交替为生存,唉声叹气何时能安宁。

注释

乌:乌鸦。
雌:雌性。
巢:鸟巢。
风雨:风雨天气。
一乌:一只乌鸦。
巢下宿:在巢下过夜。
雏饥:雏鸟饥饿。
雄未回:雄鸟未归。
哀哀:悲伤地。
野田:野外田地。
遗谷:剩余的谷物。
饥飞:饥饿地飞。
引:引来。
青雀:青色的小鸟。
惊落:惊吓落下。
啖:喂食。
尔雏:你的雏鸟。
心何如:心情如何。
将飞:即将飞翔。
犹未忍:仍不忍离去。
哀哀不尽:悲伤不断。
杀生:杀害生命。
养生:为了生存。
何时平:何时才能停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字面上看,诗人通过对乌鸦与雌鸟之间生存竞争的描述,展现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乌生几子林萧条,雄乌求食雌守巢。"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乌鸦在树林中繁衍后代的情景,其中雄性的乌鸦外出觅食,而雌性则留守巢穴。

"夜愁风雨巢倾覆,常见一乌巢下宿。" 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灾害对鸟类居住环境的破坏,以及单独的一只乌鸦在暴风骤雨后的无家可归。

"日长雏饥雄未回,雌乌下巢去哀哀。"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鸟们开始感到饥饿,而雄性的乌鸦迟迟没有返回,这让雌性乌鸦不得不下巢寻找食物,发出悲伤的叫声。

"野田春尽少遗谷,寻食不得饥飞来。"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田野中剩余的谷粒已经很少,饿肚子的乌鸦只好四处飞翔寻找食物。

"黄雀亦引数青雀,雀飞未远乌惊落。既分青雀啖尔雏,尔雏虽长心何如。" 这几句写出了黄雀带着其他小鸟飞行,但还没飞远就被乌鸦发现并袭击,最终导致黄雀不得不将自己的幼雏作为牺牲。

"将飞不飞犹未忍,古瑟写哀哀不尽。杀生养生复养生,呜呜啧啧何时平。"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感慨,即便是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法则,也让人感到悲哀,而这种生命的轮回何时才能得到平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写作功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乌鸦与雌鸟生存状态的描绘,引发读者对于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现象以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得僧书

身归紫霄岭,书下白云来。

剪笋发寒字,烧花芳夜雷。

想随香驭至,不假定钟催。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悼豆卢策先辈

丧车出东门,生时马无力。

何处入黄泉,嵩高山西北。

室人万里外,久望君官职。

今与牵衣儿,翻号死消息。

平生江海上,我不空相识。

远客迷畏途,孤鸿伤一翼。

行将鸡黍祭,已是乌鸢食。

劝酒执御郎,行人有哀色。

先悲三尺土,经岁哭不得。

眼前双双流,故袂安可拭。

一拜隔千里,生人意何极。

唯有阳春曲,永播清玉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晚山蝉

山蝉秋晚妨人语,客子惊心马亦嘶。

能阅几时新碧树,不知何日寂金闺。

若逢海月明千里,莫忘何郎寄一题。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章华宫行

烟渚南鸿呼晓群,章华宫娥怨行云。

十二巫峰仰天禄,金车何处邀云宿。

小腰婑堕三千人,宫衣水碧颜青春。

岂无一人似神女,忍使黛蛾常不伸。

黛蛾不伸犹自可,春朝诸处门常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