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

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

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

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

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

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推广教育连接异族,均衡分配询问火耕田。
长江划分了巴地的水域,树木沉浸在夜郎的炊烟中。
毒雾瘴气带着秋的气息,幽暗的山崖遮蔽了黎明的天空。
行程艰难只能空数日子,身体衰老不由岁月掌控。
接受使命岂料如此遥远,思乡之情怎能传达给他人。
星郎你又有何打算,来到这五溪边任职。

注释

文教:文化教育。
通:连接。
夷俗:异族风俗。
均输:均衡分配。
问火田:询问火耕技术。
江分:长江划分。
巴字水:巴地的水域。
树入:树木沉浸在。
夜郎烟:夜郎地区的炊烟。
毒瘴:有毒的瘴气。
秋气:秋天的气息。
阴崖:幽暗的山崖。
曙天:黎明的天空。
路难:行程艰难。
空计日:空数日子。
身老:身体衰老。
不由年:不由岁月决定。
将命:接受使命。
宁知:岂料。
归心:思乡之情。
讵可传:怎能传达。
星郎:对诗人的尊称。
复何意:又有什么打算。
出守:出任守令。
五溪边:偏远的五溪地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途中所感所思。开篇“文教通夷俗,均输问火田”表达了对边远地区文化教育普及和农业生产的关注,“江分巴字水,树入夜郎烟”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面临的复杂地理环境。接着“毒瘴含秋气,阴崖蔽曙天”写出了旅途中的艰难和对健康的担忧,以及被阴冷山崖所笼罩的不适感受。

“路难空计日,身老不由年”则表达了旅途的困顿和岁月流逝带来的身体衰老,“将命宁知远,归心讵可传”显示出诗人对生命长度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渴望归乡却又难以实现的矛盾心理。

最后“星郎复何意,出守五溪边”则是诗人在夜晚之下,对于自己守卫在五溪边境的职责产生了某种思索和疑问,或许是在询问自己的使命意义所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感受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

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

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

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酬赠张众甫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

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

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

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

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

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

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平坂。

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

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

形式: 古风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