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游惠泉和赵国兴韵

閒倚栏杆觅句时,此身如在浣花溪。

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

酒罢啜茶留石井,兴馀随月步江堤。

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悠闲地倚着栏杆寻找诗句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身处浣花溪边。
草丛中弥漫着芬芳的小径让人沉醉,春山花开,杜鹃鸟在啼叫。
酒足饭饱后,我品尝石井茶,随后随着月光漫步江堤。
一直以来的心愿是享受清泉白石的宁静,没有闲暇去品评它。

注释

閒:悠闲。
倚:靠着。
浣花溪:成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杜甫草堂而闻名。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代称,这里泛指游人。
杜宇:杜鹃鸟。
石井:用石头围成的井,可能指一种特色茶水。
兴馀:兴致尽后。
品题:品评、题写。

鉴赏

这首宋诗《上巳游惠泉和赵国兴韵》是陈文蔚所作,描绘了诗人闲适的春日出游情景。首句“閒倚栏杆觅句时”,写诗人于游玩之际,灵感涌现,倚着栏杆构思诗句,颇有文人雅兴。接下来的“此身如在浣花溪”借用浣花溪的意象,表达诗人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心境悠然。

“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两句,通过“草迷”和“花满”描绘出春意盎然的画面,王孙(泛指贵族公子)沉醉其中,而杜宇(杜鹃鸟)的啼声则增添了季节的生动感。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陶醉。

“酒罢啜茶留石井,兴馀随月步江堤”描述了饮酒之后,诗人选择在石井边品茗,享受余兴,随后又伴着月色漫步江堤,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夜晚的喜爱。

最后,“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表达了诗人与清泉白石的约定,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不愿过多地去评说和赞美眼前的美景,更愿沉浸其中,享受这份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巳节游惠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周希颜游灵泉归途偶作

花日迟迟暖似烘,杖藜飞舞趁东风。

野桥傍水柳先绿,山寺留春桃正红。

信步哦诗忘日晚,因言契理觉春融。

莆田远在千山外,长使灵泉信息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子融观木犀怀赵连州有别后吟情浑冷落不知花卉若为开之句录以见寄予报云近读书之暇多哦康节诗时有自适处忽奉佳章辄用此意继韵后录呈先生有报书

诗哦击壤兴悠哉,一任光阴头上催。

味好花间饮醇酎,风清竹外见疏梅。

孤鸿忽自云间至,好意惊从天外来。

人有合离花一也,不应人去不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中秋后一夕正望浮桥观月

省赋山间明月章,好风吹我上河梁。

冰轮不带一分缺,玉鉴无如今夕光。

正自凭栏观水静,不妨倚杖看人忙。

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中秋雨作中夜月明余方叔留寓斋宿酒阑随水纵步方叔有诗用韵同赋

琼楼玉宇不胜秋,把酒临风味转优。

云雨自为朝暮变,歌诗不尽古今愁。

谁知明月天心到,却有佳宾水际留。

无限醉眠呼不醒,步随清影只搔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