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

宝刹传清梵,云霞作绮罗。

山空云气合,树古雨声多。

好鸟啼青嶂,飞花点绿莎。

丹崖如有约,吾亦访盘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塔不碍的《南禅寺》诗,描绘了南禅寺周围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句“宝刹传清梵”以“宝刹”指代寺庙,通过“清梵”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能听到佛经的诵读之声,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幽的基调。

“云霞作绮罗”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云霞比作华丽的绸缎,生动地展现了天空中云彩的美丽与变幻,与前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神秘。

接着,“山空云气合,树古雨声多”两句,通过“山空”与“云气合”的景象,以及“树古”与“雨声多”的细节,描绘了一幅空灵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山间的云雾与树木交织在一起,雨声在古老的树木间回响,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好鸟啼青嶂,飞花点绿莎”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细腻的生物活动与色彩对比。鸟儿在青色的山峰上鸣叫,花朵随风飘落,点缀在绿色的草地上,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也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环境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丹崖如有约,吾亦访盘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丹崖似乎在等待着诗人的到来,而诗人也决心探访那隐匿于山林中的盘阿,暗含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深邃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

塔不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门十六峰诗(其一)玉堂峰

仙署何人到,云栖百仞高。

嘉名留此地,登陟属吾曹。

治世多鸣凤,巍基跨巨鳌。

天颜常在目,挥翰不辞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天门十六峰诗(其二)仙人峰

一自洪濛剖,寻幽水石间。

琪花开满树,白鹤过他山。

出洞龙驹湿,循阿鹿子斑。

逍遥太清里,冠佩倚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天门十六峰诗(其三)仙源峰

灵泉响幽谷,佳木荫长春。

曾供胡麻饭,不生罗袜尘。

龙归吟洞府,鱼尽媵波神。

手把芙蓉碧,逍遥揖上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赤松山

井灶仙踪在,林峦曙色分。

苔荒一径雨,松隐半峰云。

啼鴂催春事,归骖带夕曛。

试呼王道士,石几荐桐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