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洞灵观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

“孤烟灵洞远,积雪满山寒。”开篇两句,以“孤烟”、“积雪”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孤烟”可能是指寺庙中升起的一缕香烟,既象征着佛法的传承,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而“积雪满山寒”则增添了一份深冬的寂寞与肃穆。

“松柏凌高殿,莓苔封古坛。”接下来的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四周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松柏”象征着坚贞不屈和长寿,“凌高殿”则表现出它们与寺庙建筑的紧密联系。而“莓苔封古坛”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沉淀的一种形象表达,通过细小植物的生长来强调古迹的年久失修。

“客来清夜久,仙去白云残。”诗人在这两句中转向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客来”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到来,而“清夜久”则是对夜晚静谧与漫长时光的感受。这里的“仙去”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白云残”则是在这种情境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明日开金箓,焚香更沐兰。”最后两句展望了未来的仪式和个人修行。这里的“金箓”可能是指古代宗教礼仪中的用物,而“焚香”则是佛道两家都常见的一种祭祀或修行行为。“沐兰”则是在这种精神活动中感受到的心灵洗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怀。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

淮阴日落上南楼,乔木荒城古渡头。

浦外野风初入户,窗中海月早知秋。

沧波一望通千里,画角三声起百忧。

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刘八山中

东皋若近远,苦雨隔还期。

闺岁风霜晚,山田收穫迟。

茅檐燕去后,樵路菊黄时。

平子游都久,知君坐见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

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

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

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

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

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

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