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

江上战馀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汉朝江山已经分裂,谁能真心辅佐王室,关注那些有功勋的人?
不明白战争是由天子决定的,只有英雄和地方官员能共同参与决策。
江边战场上只剩残破的陵墓,春天的渡口绿草如云连天。
胜负的结果难以追寻,只能空听着渔歌直到傍晚的余晖。

注释

鼎势分:比喻政权的分裂或争夺。
勤王:指忠诚于王室,尽力维护国家。
元勋:指有重大功劳的人。
征伐:战争,军事行动。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此处指地方官员。
江上战馀陵是谷:形容战争后的荒凉景象,陵墓成为山谷的一部分。
渡头春在草连云:描绘春天渡口草木茂盛,像云一样连绵。
胜败无寻处:指胜负的结果难以找到明显的痕迹。
渔歌:渔夫唱的歌,象征着田园生活的宁静。
夕曛:傍晚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境界,透露出一种无尽的感慨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开篇“汉室河山鼎势分”即点出了主题,汉朝的江山社稷已经分崩离析,而勤王者(意指力图恢复汉室江山的人)却无人问津。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孤立无援。

“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这里的“不知征伐由天子”,意味着战争的起因和指挥权已经不再属于帝王,而是英雄豪杰之间的事;“唯许英雄共使君”则表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英雄才能共同决定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命运。这两句诗强调了历史转折时期英雄人物的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江上战馀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具体描绘了一场战争的余波。从景象来看,是一片荒凉与萧瑟,战事过后留下的只是一些废墟和无尽的春意。而“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则是对这场战争结果的一种反思。胜利或失败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唯一能听到的,只是渔人在傍晚时分唱出的歌谣。这两句诗通过渔人的歌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事、淡看成败的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战役的回顾,以及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和现实中的孤独无奈。这种情怀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它体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个人的悲剧色彩。

收录诗词(104)

崔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 字:礼山
  • 籍贯:《唐才子传》说是江南
  • 生卒年:888

相关古诗词

远望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

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

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蘋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孤雁(其一)

湘浦离应晚,边城去已孤。

如何万里计,只在一枝芦。

迥起波摇楚,寒栖月映蒲。

不知天畔侣,何处下平芜?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孤雁(其二)

几行归去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