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兰生幽林,聊与众草伍。
青蝇亦何物,天乃傅其羽。
鸱枭纷翱翔,凤凰不一睹。
自古已云然,今人况非古。
这首诗以兰花自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污浊环境,仍坚持高洁品质的心志。兰花生长在幽静的森林中,与杂草为伴,象征着诗人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青蝇虽小,却能凭借上天赋予的翅膀飞翔,比喻那些虽地位卑微却能凭借某种优势飞黄腾达的人。接着,诗人将鸱枭与凤凰进行对比,鸱枭四处翱翔,而凤凰却难觅踪迹,暗指社会中正直之士的稀缺和不被重视。最后,诗人感慨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即便到了今天,情况也没有改变,流露出对世道人心的深沉忧虑。整首诗借物抒情,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不详
工诗,善书法。顺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时名士多与游。后主嘉兴德藏寺。诗清丽幽茂。有《碧山堂集》
月出湖水湄,清辉映林屋。
山明秋树静,照见幽鸟宿。
开门谁遣入,俯涧近可掬。
道人犹未眠,经声出深竹。
唐朝画马谁第一,韩干妙出曹将军。
此图无乃干所作,世上有若真空群。
双瞳精荧两耳立,兰筋束骨皮肉急。
何年霹雳起龙池,五花一团云气湿。
当年天子少马骑,远求乌孙诏写之。
即今内厩多如此,纵有麒麟画者谁?
俗子居山不见山,静者居廛山在眼。
请看东郭许隐君,中山之堂最萧散。
堂前种竹堂后萱,春深笋长萱花繁。
大儿称觞寿花下,小儿读书当竹根。
城中无山亦可乐,城中有虎仍戴角。
归来不愁虎食人,闭门日醉中山春。
春庭种萱春日长,春风吹衣春酒香。
闭门读书母在堂,百亩之稻五亩桑。
萱能忘忧,无忧可忘。
晨羹须调不须鲤,妇善奉姑姑自喜。
阿孙来来花下戏,慎勿伤花失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