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集谐语

昔人请学圃,见小于孔氏。

吾侪本小人,敢讳小人事。

古贤好园居,往往见书史。

所务岂皆小,亦各乐其志。

嗟予拙已效,于世鲜数比。

既为天所穷,复为时所弃。

我生有奇癖,自信绝人理。

善病恶束缚,习懒厌城市。

有园名赋閒,取义洗牏厕。

晨昏数清暇,宾友时亦至。

俱是素心人,敢告素心义。

相过不在速,频来莫论次。

入门不下拜,列坐惟问齿。

坐定即解襟,勿复事簪履。

主人殊草草,款接颇有致。

炉香既芳馥,瓶花亦明媚。

园蔬时不乏,旨蓄或数器。

有牲即割牲,无牲即蔬食。

幸能了曲檗,浊醪可常继。

兴来酒莫辞,酒尽兴乃已。

献酬忘主宾,呼答惟汝尔。

醉便相枕藉,醒复恣谐戏。

散步互拍肩,叫跳共把臂。

谑浪无不有,但戒涉訾议。

里多广长舌,无胫走千里。

我辈亦谑浪,彼辈辄猜忌。

已往勿絮数,未来勿较计。

形骸既尽捐,冷煖岂宜异。

细微勿芥蒂,披沥穷底里。

勿作今人态,常有古人意。

已称山林交,勿失山林气。

此语期不谖,久要乃可恃。

赋閒园主人,如斯而已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述园居生活的情趣,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氛围,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诗的开头提到“昔人请学圃”,引出园居生活的主题,接着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为普通人,却也乐于享受园居之乐。古贤人常常喜欢在园中读书、思考,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志趣并不在小事,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随后,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世间的处境,似乎遭受了命运的不公对待,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个性。他自认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癖好,厌恶束缚,厌倦城市的喧嚣,更倾向于自然与简朴的生活。

诗中详细描绘了在园中聚会的情景:宾主之间没有繁文缛节,大家围坐一起,放下身份的拘束,以平等的心态交流。炉香飘散着香气,瓶中的花增添了几分雅致,园中的蔬菜新鲜可口,佐以自制的酒,气氛轻松愉快。聚会中,大家畅所欲言,嬉笑怒骂,彼此间没有猜忌,只有真诚的交流与分享。

诗人强调了聚会的意义在于情感的交流而非形式上的频繁,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顾虑,真诚地面对彼此。聚会中,大家相互倚靠,尽情嬉戏,没有等级之分,只有真挚的情感流露。诗人还提醒大家,不应过于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而应保持自我,坚守山林之气,珍惜与自然、与朋友之间的纯粹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园居生活和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真挚友谊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其一)

不充巨室材,不作明堂器。

顽碧与枯株,斤凿何由至。

晚节托此君,养我浩然气。

吾道贵知希,勿洒穷途涕。

形式: 古风

枯木竹石图唐解元最得意笔也图以自况诗以自悲余每展其图辄咏其诗不胜身世之感故复悲其意用其韵而赓和之(其二)

嗟哉尔畸人,信非用世器。

文章自憎命,荣未悴先至。

窜身翰墨间,写此不平气。

开图吊书鬼,千载饮其涕。

形式: 古风

题陆叔平虎丘图周公瑕有诗

曾为虎丘主,惯蹑虎丘山。

踞石了公牒,呼僧款客关。

但寻花影对,常载月明还。

溪绿娇文縠,烟容矗玉鬟。

双龙长翳蚀,一壑自潺湲。

酒散鸟常狎,诗成云共閒。

布金登小果,就禄奉慈颜。

披图因泚笔,往迹梦中攀。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留题云起楼为春野老人赋

仙人好楼居,此语我所慕。

江湖有散人,云是伯嗈甫。

生长羔雁群,尘中抗高步。

青年即白头,心古貌亦古。

至孝出天性,疗亲割其股。

儿孙守籯经,不复问阿堵。

犹子太史公,高足策天路。

煌煌闾里间,况君乃诸父。

可以驱雷霆,可以走风雨。

胡为坐小楼,兀兀榕溪浒。

朝亦看云起,欲持云作脯。

暮亦看云起,欲持云作醹。

云起无冬春,君看无朝暮。

问云有何佳,问君意何取。

君笑但掉头,佳处难仆数。

欲识看云意,请去问老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