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时御水始通津,遂作河生记此辰。
载籍不闻传故老,盛游相继到今人。
金貂为政居从俗,画鹢连年出慰民。
锦绣匝堤箫鼓沸,风光流动一城春。
这首宋诗描绘了当时的皇家御河在春天通航的情景。首句“当时御水始通津”点明了历史背景,暗示着这条河曾是皇家的重要交通要道。诗人接着通过“遂作河生记此辰”,表达了对这一历史时刻的纪念之情。
“载籍不闻传故老”暗示了御河的历史悠久,但鲜为人知于古代文献,然而“盛游相继到今人”则展现了后世人们对这条河的喜爱与频繁游览。诗人以“金貂为政居从俗”形容朝廷官员顺应民意,乘坐画鹢(装饰华丽的船只)来慰藉百姓,体现了官府的亲民之态。
“锦绣匝堤箫鼓沸”生动描绘了河畔的热闹景象,音乐与欢庆之声回荡,犹如春天般繁华。“风光流动一城春”更是将御河的美景与满城春色融为一体,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御河的描绘,既赞美了历史的沉淀,又展现了当下的繁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不详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白玉盘从海面浮,闲云一点即时收。
山川表里无遗照,天地寻常可是秋。
清景似偏孙相阁,高情更属庾公楼。
暂纾化笔归诗句,不泯长随洛水流。
先圣祠逾重,尊儒世适丁。
上公仪最熟,太学祭频经。
晓月衣冠净,春风俎豆馨。
魏人休请颂,在泮已言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