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渊底睡龙徒有颔,沙中老蚌恐无胎。
疾雷惊裂苍苔地,迸出鲛人泪颗来。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涌珠泉的奇景,通过“渊底睡龙”、“沙中老蚌”的隐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疾雷惊裂苍苔地”这一动态场景,将自然界的震撼力与涌泉的爆发联系起来,形象地展现了泉水喷涌而出的壮观景象。最后,“迸出鲛人泪颗来”一句,既增添了浪漫色彩,又暗示了泉水来源的某种神秘或情感层面的解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引人遐想。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捕捉了自然之美与想象之美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审美视角。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蛰龙起后愿相从,便有人閒润物功。
一片青山是归处,无心更逐渡溪风。
漠漠山阴雪拥门,何时天道变寒暄。
虽然不是回光地,销得阳和几许恩。
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
从来只向琴中听,不识徽弦意外声。
门前老树数难推,独有栽松道者知。
夜半风催山月上,政当鹤睡觉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