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出兴业寺讲诗

沐芳肃朝带,驾言抵净宫。

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

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

由来六尘缚,宿昔五缠朦。

见鹤徒知谬,察象理难同。

方积恧四辩,奚用语三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起前往净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进途中的景象与心境。开篇“沐芳肃朝带,驾言抵净宫”以清新之气开始,仿佛晨光中带着花香,诗人驾车前往净宫,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接着,“羽旗承去影,铙吹杂还风”描绘了行进途中,羽旗随风飘扬,映照着行人的身影;铙钹的乐声与微风交织在一起,增添了旅途的生动与和谐。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感,也暗示了仪式的庄重与愉悦。

“吴戈夏服箭,骥马绿沈弓”则转向对装备与坐骑的描写,吴戈与夏服箭代表了武备的精良,骏马与绿沈弓则体现了速度与力量的结合。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军事上的准备,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准备就绪。

“水照柳初碧,烟含桃半红”转而描绘自然景色,清澈的水面映照着初绿的柳枝,轻烟中桃花半露,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机,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一句通过对比和色彩的运用,营造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来六尘缚,宿昔五缠朦”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五缠(贪、嗔、痴、慢、疑)象征着世间纷扰与烦恼,诗人反思过去,意识到这些束缚与迷惑。

“见鹤徒知谬,察象理难同”进一步深化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见到鹤时可能产生误解,观察事物的表象与理解其内在道理往往难以一致,暗示了认知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方积恧四辩,奚用语三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与困惑,面对复杂的世界,积累的知识与辩论可能无法触及真正的智慧或真理,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困惑与坚持。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游光宅寺诗应令诗

陪游入旧丰,云气郁青葱。

紫陌垂青柳,轻槐拂慧风。

八泉光绮树,四柱暧临空。

翠网随烟碧,丹花共日红。

方欣大云溥,慈波流净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十空诗六首(其一)如幻

汉安设大响,周穆置高台。

三里生云雾,瞬息起冰雷。

空持生识缚,徒用长心灾。

慧人恒弃舍,庸识屡邅回。

六尘俱不实,三界信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十空诗六首(其二)水月

圆轮既照水,初生亦映流。

溶溶如渍璧,的的似沈钩。

非关顾兔没,岂是桂枝浮。

空令谁雅识,还用喜腾猴。

万累若消荡,一相更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十空诗六首(其三)如响

叠嶂迥参差,连峰郁相拒。

远闻如句咏,遥应成言语。

竟无五声实,谁谓八音所。

空成颠倒群,徒迷尘缚侣。

悯哉火宅中,兹心良可去。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