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雅上人西游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位僧人独自前往五湖,这次出行期待与谁相约。
他兴致高昂,常常怜爱白鹤,禅修之余也不忘写诗吟咏。
傍晚时分,他望着白云归寺,讲解佛法直到进城的时间都推后了。
他还怀念那段静心修行的日子,那时正值夏天之后的时节。

注释

五湖:泛指各地湖泊。
僧:出家修行的佛教徒。
期:约定。
鹤:象征高洁,常用于表达清高或隐逸之情。
禅馀:禅修之后的闲暇时光。
讲:讲解佛法。
迟:推迟。
安居日:佛教术语,指僧侣在特定季节中的静修期。
后夏时:夏季之后的时令,可能指秋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送惠雅上人西游》,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和对远行者离别之感。

"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这两句写出了僧人的孤独旅程,没有特定的约会对象,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修行生活。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作者常因远行而感慨,对高飞的鹤有所寄托,而禅思中的僧人也不会荒废诗意,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僧人的理解和赞美。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这里写的是僧人望着云彩回到寺庙的景象,因为要去城中讲经,所以行动上略显迟缓。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夏日安然居住,这是对僧人的善良祝福,也反映出诗人对僧人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淡远,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行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意和友好的送别之情。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送窦秀才

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

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

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僧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

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

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往台岳

五城初罢讲,海上忆闲行。

触雪麻衣静,登山竹锡轻。

天寒岳寺出,日晚岛泉清。

坐与幽期遇,何人识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