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窦秀才

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

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

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江南的才子们每日络绎不绝,很少有人的文章能比得上你的才华。
还未曾在山寺共度清谈,离别的歌声已在旅亭中响起。
骑马行走在梅雨季节,心中愁绪如同黄鸟的哀鸣;在水乡的船头,只见白云悠悠。
你年纪轻轻就声名显赫,若回头看那些晚入仕途的人,想必会心生嘲笑。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文化繁荣之地。
才子: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篇章:文章。
似君:像你这样。
山寺:指寺庙,常有文人雅士聚集。
宿:过夜。
离歌:离别之歌。
梅天:江南春季多雨,梅花盛开的时节。
黄鸟:形容忧郁或哀伤的鸟叫声。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白云:象征飘渺、自由。
通籍:古代官员的身份证明,指有官职。
名高:名声显赫。
年又少:年纪轻轻。
回头:比喻回顾过去。
晚从军:晚入仕途,指入仕较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才子(即窦秀才)的赞美与送别之情。"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一句表明江南地区人才济济,但真正能够写出像窦秀才这样上乘文章的人却很少。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其文学才能的高度评价。

"清话未同山寺宿,离歌已向客亭闻"则表现了诗人与窦秀才在山寺中清谈之乐趣,以及临别时听到的那首离别之歌已经传到客亭。这里透露出一种难以忘怀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着,"梅天马上愁黄鸟,泽国帆前见白云"一句中,诗人形容自己骑在马上,在梅花盛开的天气里,心中却充满了离别的忧愁。黄鸟可能象征着春去秋来的哀伤。而"泽国帆前见白云"则是对即将到达目的地——泽国的描写,其中帆船前的白云或许暗示了一种远行者的孤独感。

最后,"通籍名高年又少,回头应笑晚从军"一句中,诗人提到了窦秀才不仅身份尊贵、声名显赫,而且年纪尚轻。末了的"回头应笑晚从军"则是对窦秀才未来征途之言,表达了一种鼓励与祝福,希望他能够在将来的征战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即使现在还未踏上这条道路,也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期许,是一篇送别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送僧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

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

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

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

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

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僧往台岳

五城初罢讲,海上忆闲行。

触雪麻衣静,登山竹锡轻。

天寒岳寺出,日晚岛泉清。

坐与幽期遇,何人识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僧游温州

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

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