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太华赠卢司仓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

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

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

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形式: 古风

翻译

官吏来到西华地,观赏三座山峰雄壮无比。
它们似乎是自然之力的雕刻,高耸入云直逼银河之上。
山峰若隐若现,仿佛有动态之美,难以描绘其青苍之色。
巨灵神在哪里呢?他的痕迹仍然可见。
此刻我正望着旅途,却无法立即整理出仙人的行装。
记得那繁茂的星坛,云雾缭绕,忽明忽暗。
好友间的真挚情谊,是我长久以来的向往。
我敢于写下归山的诗篇,期待能与你沿着霞光小径相会。

注释

行吏:官吏。
西华:地名。
三峰:三座山峰。
削成:削刻而成。
元气:自然之力。
杰出:高耸。
飞动色:动态之美。
青冥:青天。
巨灵:神话中的大力神。
厥迹:遗迹。
行旅:旅途。
仙装:仙人般的装扮。
星坛:星宿祭坛。
云嶂:云雾缭绕的山峰。
真契:真挚的情谊。
宿心:长久以来的心愿。
归山:归隐山林。
霞径:被霞光照亮的小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西华山三峰的壮丽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气势。"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表达了山峰如同削尖一般直入云霄,其雄伟杰出仿佛支持着苍天。"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则是说山峰之上若有仙灵飞舞,其光彩斑斓,难以用常理揣测。

诗人在赞叹自然奇观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之心。"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表达了作者对那隐藏其间的巨大灵力仍有所感知和向往。接下来的"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则是说诗人因此而停留观看,不忍心即刻离开这如仙境般的地方。

在后面的诗句中,作者提到了葱茏的星坛和明灭不定的云海,这些都是对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一种描绘。"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则是说诗人与这自然之中的神灵有着某种精神上的契合和深厚的情感。

最后,作者表示要将自己的吟咏归于山间,与那些自然的奥秘进行交流,希望能够一窥其真貌。整个诗篇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融合了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哲思性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6)

陶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

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

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赠房侍御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郑员外

骢马拂绣裳,按兵辽水阳。

西分雁门骑,北逐楼烦王。

闻道五军集,相邀百战场。

风沙暗天起,虏骑森已行。

儒服揖诸将,雄谋吞大荒。

金门来见谒,朱绂生辉光。

数年侍御史,稍迁尚书郎。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业昌。

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

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柳二首(其二)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乾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