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天竺寺

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

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

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

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

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

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

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松柏生长在乱岩间,一条小路通向山西边。
天空打开,一峰显现,宫殿仿佛悬浮在空中。
主殿依偎着彩霞般的山壁,无数高楼矗立在石丛之间。
夜晚来临,猿鸟静寂,寺庙钟声在云端回荡。
青翠的山峦倒映在湖面上,泉水声随风在溪流中乱响。
心已超脱尘世之外,如同解脱了一切束缚。
黎明时分,只觉眼前景象大变,朝阳照耀在东边的高崖。
湖水波光粼粼,海上的光芒渐渐朦胧。
葛仙的遗迹依然可见,许氏的道术仍受尊崇。
独自一人,古今皆然,我心中的幽思期待两位先贤的理解。

注释

乱岩:杂乱的岩石。
微径:狭窄的小路。
宫阙:宫殿。
霞壁:像彩霞般斑斓的山壁。
千楼:众多的高楼。
梵响:寺庙的钟声。
悬解:解脱。
明发:黎明。
曈朦:朦胧。
葛仙迹:葛仙人留下的踪迹。
许氏道:许姓修道者的道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到访名山古寺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松柏乱岩口,山西微径通”写出了山路崎岖,松柏参差,但仍有小径可循,显示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与探索精神。

接着,“天开一峰见,宫阙生虚空”则是诗人在登高临远之后,对眼前壮丽景色的一种感受。山峰如同天然的宫殿,雄伟而又神秘,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正殿倚霞壁,千楼标石丛”具体描绘了寺庙的建筑状况,正殿依傍着晚霞色的墙壁,千层的楼阁在石头上矗立,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

“夜来猿鸟静,钟梵响云中”则转到了夜景,猿鸟归巢,寺庙里的钟声飘逸在云端,让人感到一片宁静。

接下来的“岑翠映湖月,泉声乱溪风”写出了山水相依的美丽画面,以及自然界中泉水和风的声音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图景。

“心超诸境外,了与悬解同”表达了诗人在此番旅途中的精神境界,他的心灵超越了一切尘世的束缚,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了一种禅意的平和与解脱。

“明发唯改视,朝日长崖东”则是说到了第二天清晨,诗人只需改变一下视角,就能看到朝阳照耀在长长的山崖之上,景色依旧壮丽。

以下,“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写出了水面的波光粼粼与天际间海光的迷离变化,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细腻描绘。

“葛仙迹尚在,许氏道犹崇”则是在提及历史上的仙人葛洪和道教大师许逊,他们曾在此处修道留迹,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独往古来事,幽怀期二公”表达了诗人独自前行,回忆古代仙人或高僧的事迹,心中对他们那种超脱世俗、追求道德境界的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6)

陶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

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

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

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

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

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

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

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形式: 古风

望太华赠卢司仓

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削成元气中,杰出天河上。

如有飞动色,不知青冥状。

巨灵安在哉,厥迹犹可望。

方此顾行旅,末由饬仙装。

葱茏记星坛,明灭数云嶂。

良友垂真契,宿心所微尚。

敢投归山吟,霞径一相访。

形式: 古风

燕歌行

请君留楚调,听我吟燕歌。

家在辽水头,边风意气多。

出身为汉将,正值戎未和。

雪中凌天山,冰上渡交河。

大小百馀战,封侯竟蹉跎。

归来灞陵下,故旧无相过。

雄剑委尘匣,空门垂雀罗。

玉簪还赵女,宝瑟付齐娥。

昔日不为乐,时哉今奈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歌]韵

赠房侍御

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

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

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谪居东南远,逸气吟芳荃。

适会寥廓趣,清波更夤缘。

扁舟入五湖,发缆洞庭前。

浩荡临海曲,迢遥济江壖。

徵奇忽忘返,遇兴将弥年。

乃悟范生智,足明渔父贤。

郡临新安渚,佳赏此城偏。

日夕对层岫,云霞映晴川。

闲居恋秋色,偃卧含贞坚。

倚伏聊自化,行藏互推迁。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