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

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

檀心已作龙涎吐,玉颊何劳獭髓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洗净铅华后露出雪白肌肤,决心以真实色彩与新生枝叶争艳。
檀木之心已如龙涎香般吐露,玉洁的面颊无需獭髓来治疗。

注释

铅华:比喻世间的浮华、矫饰或妆饰之物。
雪肌:形容肌肤洁白如雪。
真色:真实的色彩,此处指自然美、本色。
生枝:新生的枝叶,象征生机和活力。
檀心:檀木中心,可能暗指内心深处。
龙涎吐:比喻珍贵或高雅的事物显现。
玉颊:形容女子脸颊如玉般洁白。
獭髓:传说中的珍稀药材,此处可能象征奢华或过度保养。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首先,“洗尽铅华见雪肌”一句中,“洗尽铅华”意味着去除所有不自然的装饰,只留下本真的纯净;“见雪肌”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洁白如雪的质感,显示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其次,“要将真色斗生枝”表达的是梅花在严寒中仍能展现它的真实颜色,与其他植物相比,其生命力之强更是别具一格。

“檀心已作龙涎吐,玉颊何劳獭髓医”这两句则通过将檀木(一种香木)比喻为龙涎(龙的唾沫,传说中具有神奇力量的液体),形象地表达了梅花芬芳如同神药,可以治疗心灵的烦恼。而“玉颊何劳獭髓医”则进一步强调梅花之美,不需借助任何外物的修饰,它自身就已经是完美无瑕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外形和内在品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梅花独特审美情趣,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八)

湖面初惊片片飞,樽前吹折最繁枝。

何人会得春风意,怕见梅黄雨细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九)

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寒梅似与春相避,未解无私造物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十)

北客南来岂是家,醉看参月半横斜。

他年欲识吴姬面,秉烛三更对此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词源滟滟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