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令(其一)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

口耳王,圣明天子要钱塘。

形式: 古风

翻译

洁白的玉石上,碧波荡漾的亭中迎接神仙般的客人。
口耳王(皇)指的是圣明的皇帝,他渴望游览钱塘江的美景。

注释

白玉:洁白无瑕的美玉。
石:石头,这里特指白玉。
碧波亭:周围水波碧绿的亭子。
迎仙客:迎接像仙人一样的贵宾。
口耳王:文字游戏,形状类似'皇'字,代指皇帝。
圣明:神圣而英明。
天子:古时对帝王的尊称,意为上天之子。
钱塘:地名,此处指钱塘江,著名景点,尤以钱塘江大潮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由唐代的文学家、政治人物吴越王与陶谷共同创作,属于酒令体裁。这类诗歌通常用于宴席上或友人聚会时,以游戏的方式激发饮酒的兴致。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白玉石”、“碧波亭”构建了一个清新脱俗的环境,而“迎仙客”则增添了一抹神秘与超凡的色彩。同时,“口耳王,圣明天子要钱塘”这句诗中的“口耳王”可能指代某位皇帝或高贵之人,而“圣明天子要钱塘”则表现了对皇权的颂扬和期待。

从艺术层面分析,这两句诗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白玉石”、“碧波亭”等物象,以及“迎仙客”、“圣明天子要钱塘”的动作与人物设定,营造出一幅既豪华又神秘的场景。这种叙事手法在唐诗中颇为常见,它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传达深层次的情感和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层对于皇权的依赖与期待。同时,作为酒令之作,它也具有激发饮酒、增进情谊的功能,为宴席增添了一份仙气和喜悦。

收录诗词(1)

吴越王与陶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妙香词

劝君酒莫辞,花落抛旧枝。

只有北邙山下月,清光到死也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张祜(其一)

上水船,风大急。帆下人,须好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张祜(其二)

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倚柁。

形式: 古风

时人为杨惠之语

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