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

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

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

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蓠。

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

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

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

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我向南方的巴峤远行,长江万里陪伴着我前行。
我无才被贬离开,江水啊,你要流向何方?
身处偏远之地被君王遗忘,高天之上酷吏却欺压我。
独自走在清冷的山路上,直到芳草不再,仍未归期。
即使流落在外,我们还能重逢,悲伤欢喜中诉说彼此思念。
猜忌和嫌疑让我像薏苡一样受冤,傍晚面对江边的江蓠倍感愁苦。
柳树映照在高高的山坡,荷叶倒映在低垂的帷幕间。
水云初起,暮鸟归巢缓慢,时光仿佛停滞在这一刻。
年华老去,我持剑遥望,将人生寄托于江湖垂钓。
沙鸥因小吏的惊扰而飞起,湖面上的月光照亮了高枝。
幼子已能说吴地方言,新作的文章充满对楚辞的哀怨。
我同情你的不如意,如同蜿蜒曲折的川谷,人生道路崎岖不平。

注释

巴峤:地名,古代楚国之地。
长江:中国的最大河流。
谪:被贬官。
何之:要去哪里。
明君:贤明的君主。
酷吏:严苛的官吏。
清山:寂静的山。
芳草:象征美好的时光。
流落:漂泊。
悲欢话所思:倾诉悲欢离合的心事。
薏苡:古代一种植物,常被误指为罪过。
江蓠:江边的植物。
高坞:高地上的山坡。
下帷:低垂的帷幕。
水云:水汽与云层。
暮鸟:傍晚归巢的鸟儿。
沧洲:水边的隐居之地。
钓丝:钓鱼的工具。
沙鸥:水鸟。
湖月:湖面的月亮。
稚子:幼儿。
吴语:吴地方言。
新文:新创作的文章。
楚辞:古代楚国的诗歌体裁。
怜君:同情你。
逶迤:蜿蜒曲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被贬往南方的愁苦心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被放逐和孤独的感受。从“巴峤南行远,长江万里随”开始,诗人以宏大的河山景象开篇,展现了自己的旅途与流离失所之感。接着,“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表达了对自己无才的自责和被放逐的无奈。

“地远明君弃,天高酷吏欺”则是诗人对于官场冷酷、君臣之间信任缺失的感慨。随后,“清山独往路,芳草未归时”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孤寂之情,而“流落还相见,悲欢话所思”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留恋和不舍。

“猜嫌伤薏苡,愁暮向江蓠”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猜疑之间的矛盾情感。紧接着,“柳色迎高坞,荷衣照下帷”则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通过柳树和荷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水云初起重,暮鸟远来迟”、“白首看长剑,沧洲寄钓丝”两句则是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坚守节操的决心。再后,“沙鸥惊小吏,湖月上高枝”则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最后,“稚子能吴语,新文怨楚辞”、“怜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两句,则是对故土文化和语言的怀念,以及对未能实现政治理想的遗憾。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别陈留诸官

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

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

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

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元气浮积水,沈沈深不流。

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

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

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中丞出使恩命过终南别业

不过林园久,多因宠遇偏。

故山长寂寂,春草过年年。

花待朝衣间,云迎驿骑连。

松萝深旧閤,樵木散闲田。

拜阙贪摇佩,看琴懒更弦。

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

剡路除荆棘,王师罢鼓鼙。

农归沧海畔,围解赤城西。

赦罪春阳发,收兵太白低。

远峰来马首,横笛入猿啼。

兰渚催新幄,桃源识故蹊。

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