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舟中大醉作

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

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

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

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

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

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

形式: 古风

翻译

胸怀大志想要使天下富足,但自身却常受饥饿之苦。
豪气壮志能吞吐匈奴,面对孩童也能保持威严。
上天无法理解我的抱负,世俗之人又怎能知晓。
挥动手臂散去醉意,决定远离尘世,隐居在云海之滨。
风停时天空如镜,浪涛涌起仿佛雪山倾覆。
轻盈的船帆驶入广阔无垠,各种奇异景象难以言表。
秋月下挂着彩虹般的钓竿,希望能钓到传说中的巨鳌。
从此消失踪迹,回首望去,只觉天地间狭窄如九州。

注释

志:志向。
苦:痛苦。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束带:整装待人。
天公:上天。
世俗:世人。
醉发:酒后的醉态。
隐:隐居。
风息:风停。
天镜:平静的天空。
涛起:浪涛翻滚。
雪山倾:形容浪涛汹涌。
浩荡:广大无边。
百怪:各种奇异景象。
虹竿:彩虹般的钓竿。
巨鳌:神话中的大海龟。
灭迹:消失踪迹。
隘九州:形容天地狭小如九州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江舟中大醉作》,描绘了诗人在舟中的豪情壮志与醉酒后的超然心境。首句“志欲富天下,一身常苦饥”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渴望济世扶贫的高尚情操,然而现实却常使他感到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气可吞匈奴,束带向小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不畏强权的决心。

“天公无由问,世俗那得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的理想不被理解,只能在醉中寻求片刻解脱。然后,“挥手散醉发,去隐云海涯”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归隐山海的愿望,形象生动。

“风息天镜平,涛起雪山倾”运用比喻,描绘出风平浪静时如镜的水面和波涛汹涌时如雪山崩塌的壮丽景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接下来的“轻帆入浩荡,百怪不可名”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乘船破浪前行,面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期待。

最后两句“虹竿秋月钩,巨鳌倘可求”以奇特的意象,表达诗人希望借助渔竿钓取巨鳌(象征权力或机遇),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而“灭迹从今逝,回看隘九州”则表达了诗人决心抛开尘世束缚,追求自由无拘的生活,回首过往,觉得曾经的天地局限已不再重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激昂,既有壮志豪情,又有深沉的感慨,展现了陆游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三齿堕歌

一叶落知天下秋,三齿堕矣吾生休。

诗人未脱纨裤态,尚乐华屋悲山丘。

蓼花荻叶可以解我忧,鸬鹚白鹭可以从我游。

君看貂蝉与兜鍪,等为岑岑压我头。

岂知石阑干下买箬笠,一棹飘然烟雨舟。

不须强预家国忧,亦莫妄陈帷幄筹。

功名富贵两悠悠,惟有杜宇可与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三峡歌九首(其七)

乱插山花篢子红,蛮歌相和瀼西东。

忽然四散不知处,踏月扪萝归峒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上丁

燎火明中庭,老槐泣残雨。

白头奉祀事,恐惧剧仰俯。

三终乐在悬,再拜肉升俎。

谁言千载后,恍若到邹鲁。

吾国虽褊小,大社胙茆土。

如何俨章绶,日夜临箠楚。

藏书如丘山,及物无一羽。

吾其可怜哉,去去老农圃。

形式: 古风

上之回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

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