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

宦游东土暂相依,政役频烦会合稀。

每恃详明容老病,不堪羁旅送将归。

思亲道路宁论远,入蜀山河渐觉非。

我有旧庐江水上,因君聊复梦魂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我在东方做官暂时依靠你,政务繁忙使我们相聚甚少。
常常依赖你的详明来包容我的年迈多病,却难以忍受离别后长久的漂泊生活。
想念亲人,路途遥远又怎能说清,进入蜀地,山水逐渐变得陌生。
我有在江边的老家,借你的力量,让我的梦魂飞回故乡。

注释

宦游:在外做官。
暂相依:暂时依靠。
政役:政务。
频烦:频繁。
会合稀:相聚少。
恃:依赖。
详明:细致明理。
容:包容。
老病:年迈多病。
羁旅:漂泊。
思亲:想念亲人。
宁论:怎能说。
入蜀:进入蜀地。
渐觉非:逐渐变得不同。
旧庐:老家。
聊复:姑且。
梦魂飞:梦中回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友人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家庭团聚的祝福。首句“宦游东土暂相依”,描绘了韩祗严在外做官期间与诗人短暂的相伴,暗示了友情的珍贵。接着,“政役频烦会合稀”写出了他们因政务繁忙而相聚机会不多的现实。

“每恃详明容老病”赞扬了韩祗严的细心明理,即使年事已高也能从容应对事务,但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不堪羁旅送将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途跋涉回乡的担忧和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心。

“思亲道路宁论远”进一步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亲友之情都值得珍视。最后两句“我有旧庐江水上,因君聊复梦魂飞”,诗人想象自己仿佛随着友人的梦境一同飞往江水之畔的老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家庭团聚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亲情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家庭和睦的期盼。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颜复赴阙

箪瓢未改安贫性,凫绎犹传直道馀。

不见失官愁戚戚,但闻高卧起徐徐。

居中旧厌军容讲,补外仍遭城旦书。

此去将身置何许,秋风未免忆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霸州司理翟曼

大梁能赋客,边郡系囚曹。

官职不相称,声名终自高。

试观为吏苦,应过读书劳。

努力事初宦,尺丝无厌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闻子瞻习射

旧读兵书气已振,近传能射喜征鼖。

手随乐节宁论中,箭作鸱声不害文。

力薄仅能胜五斗,才高应自敌三军。

良家六郡传真法,马上今谁最出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闻子瞻重游南山

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

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

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

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