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昂松树障子歌盖王成之所藏者纸尾云大德八年正月廿夜灯下书

吴兴华法兼钟王,不独醉草过张旭。

既无河朔少年之沓拖,又无深山羽人之退缩。

故人相遇乞何夕,银烛吐光如月白。

手写青松障子歌,百金一子无所惜。

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

嗟我平生秃千兔,夜写蝇头愧无益。

王孙骑鹤去不还,日落太湖云气赤。

君家此木世希有,词翰风流与之敌。

纷纷真赝那足辩,珷玞敢厕连城璧。

勿同玉枕永和书,一閟昭陵永相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名为《题子昂松树障子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画家黄公望作品的欣赏与赞美。诗中以“吴兴华法兼钟王”开篇,巧妙地将书法大家钟繇与王羲之的风格融入其中,暗示了对黄公望画技的高度评价。接着,诗人通过“不独醉草过张旭”进一步强调黄公望在书法与绘画上的卓越成就,超越了张旭的狂草。

诗中描述了与友人的相遇场景,银烛映照下的画面如同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诗人亲自书写了一首关于青松的歌,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其对艺术创作的慷慨与热情。通过“何物小儿憎妩媚,玉环飞燕皆倾国”,诗人以历史上的美女比喻,表达了对艺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赞赏,以及对美之多样性的包容。

随后,诗人自述一生耗尽了无数毛笔(“秃千兔”),却因技艺有限而感到遗憾,这反映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自我反省。最后,诗人以王孙骑鹤的典故,象征黄公望的离世,以及对其作品的珍视与怀念。同时,诗人对后世收藏者的提醒,希望他们能妥善保存这些珍贵的艺术品,以免遗失于时间的长河之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对黄公望艺术成就的崇敬,也蕴含了对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王立本山水图

我有爱山癖,每欲名山去。

秦溪一日寄新图,歌枕高堂睹云雾。

何年王宰留真迹,青城天彭接太白。

金堂石室犹可识,大树小树参天直。

千盘百折分秋毫,木客时与行人遭。

一门通天剑阁险,三峡涨雪瞿塘高。

小舟如凫争入浦,呕哑卧听沝鸣橹。

拾遗近在浣花溪,却面龙湫结茅宇。

豺狼塞路何由通,采芝亦有商山翁。

安得相从向绝境,振衣千仞来天风。

形式: 古风

甲辰七月十三日书所见

行人渐稀日已没,星堕西南大口月。

一道馀光夜不收,青天万丈金蛇掣。

形式: 古风

题赵仲穆画马

吾闻冀北之马如云照川谷,八尺飞龙在天育。

滦河远幸翠华迟,柳林大猎金鞍簇。

是时四海为一家,东踰日本西流沙。

拂郎近献两骕骦,不数郭家狮子花。

公子前身岂曹霸,一马真轻百金价。

黄金台上倦为客,白发江南随意画。

骝騧骃駓各不同,饮泉龁草落笔工。

君不见龙庭苜蓿与天远,何人更收青海骢。

形式: 古风

送王好问赴春官

君文空桑恊宫徵,我文凡器不悦耳。

早随举子踏槐花,曲江走马秋风里。

院门鱼钥晨未开,白袍鹄立三十士。

风檐落笔誇先成,食叶老蚕春乍起。

樗莆三叫不作卢,白首读书犹未已。

两河草动持干戈,圭星无光作者死。

五门下诏蒐遗村,四月文场酣战蚁。

先生有志复先登,软裘快马入居庸,得意看花丽春市。

上林赋就气凌云,我亦明年献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