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五)

真香暗逐微风远,疏影低随淡日斜。

好在黄昏清浅意,一时收拾付诗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香气悄悄随着微风飘散远方
稀疏的影子在斜阳下低垂

注释

真香:浓郁的香气。
暗逐:悄悄跟随。
微风:轻轻的风。
疏影:稀疏的树影。
低随:低垂跟随。
淡日:柔和的阳光。
斜:倾斜。
好在:幸好。
黄昏:傍晚时分。
清浅意:清淡的情致。
一时:此刻。
收拾:凝聚。
付诗家:寄托给诗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属于对苏轼(东坡)《梅花十绝》中一首的追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充分体现了王之道在继承前贤风格的同时,也有所创新。

“真香暗逐微风远”描绘出梅花清香随着微弱的春风飘散至远处,给人以无限遐想。这里的“真香”指的是梅花的幽香,而非浓烈之香,以此来表现诗人对梅花独特情怀。

“疏影低随淡日斜”则是说梅树稀疏的枝叶在淡淡的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给人以静谧和柔美的感觉。这里“疏影”强调了梅花孤傲清高的特性,而“低随淡日斜”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光线变化带来的意境。

“好在黄昏清浅意”这句诗表明诗人更喜欢黄昏时分,那种清浅而不浓烈的情感和意境。这里的“黄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怀旧或孤独情绪的时间背景,而“清浅意”则是指那种不加雕饰、自然流露的情感。

最后一句,“一时收拾付诗家”,意味着诗人在短暂的时间里将这些美好和情感整理并寄托于诗中。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通过诗歌来传达个人情怀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继承了苏轼《梅花十绝》的风格,同时也展现了王之道自己的艺术特色,通过对梅花、光线和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清高的情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二)

盈盈终日对妆台,一树临溪欲半开。

吟赏不须期烂漫,恐随春雨点苍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一)

春到梅梢日自和,动人芳气不须多。

清肌瘦骨如冰玉,瘴雾那能柰子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三)

一池春水绿萦回,池上梅花暖自开。

想见温泉初出浴,六宫遥指太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其二)

深院重帘数尺墙,对花何必竟烧香。

九龄风度高难挹,举世纷纷漫笏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