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慢二首(其二)

人生不幸无过此,才子美人,为最在孝女。

者般狼狈,真不解个,中意柳絮。沾泥杨花落溷。

竟作苏台妓。

抱浣尘、一卷新诗,小小银钩,泣写秋蓉名字。

恰待得、扫眉人至。翠竹碧梧相对。

镜里红妆,月中素影,笑问非耶是。

料三生石上,因缘岂但今世。

险做出、香消玉碎,自题小照憔悴。

钗脚频敲,烛灰将烬,总是伤心泪。

把断肠花叶,教郎一一私记。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女的悲惨命运,充满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无奈与哀愁。诗人以“才子美人”开篇,却迅速转向了“孝女”的不幸,暗示了这位女子并非寻常人物,而是有着复杂身世和情感纠葛的女性。接着,“者般狼狈”一句直接点明了她的处境之艰难,而“真不解个,中意柳絮”则以柳絮的随风飘荡比喻她命运的飘摇不定。

“沾泥杨花落溷”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如同沾染泥土的杨花,最终落入污秽之地,象征着她命运的低落与凄凉。随后,“竟作苏台妓”一句揭示了她最终沦落为妓女的命运,这一转变不仅是身份的跌落,更是精神世界的崩塌。

“抱浣尘、一卷新诗,小小银钩,泣写秋蓉名字”描绘了女子在逆境中仍不忘创作,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哀愁,其中“泣写”二字,充分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接下来,“恰待得、扫眉人至”一句,似乎在期待着一个能够理解她、拯救她的人的到来,但这种期待往往伴随着失望。

“翠竹碧梧相对。镜里红妆,月中素影,笑问非耶是”几句,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以及镜中红妆与月光下的素影,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孤独的氛围,女子的内心世界在这静谧的夜晚得到了短暂的释放。然而,“笑问非耶是”一句,也透露出她对自身命运的反思与疑惑。

“料三生石上,因缘岂但今世”表达了对前世今生因缘的思考,暗示了命运的轮回与宿命感。最后,“险做出、香消玉碎,自题小照憔悴。钗脚频敲,烛灰将烬,总是伤心泪”描绘了女子在绝望中的自我毁灭,以及她在生命即将结束前的痛苦与哀伤,通过“钗脚频敲”、“烛灰将烬”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才女悲惨命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与束缚,以及人性中的脆弱与挣扎。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多丽

傍湖山,小坐谁家闺秀。

映罗衫芭蕉几叶,宛如春水新绉。

似周昉图中仕女,当初花下相逅顾。

盼娇儿,提戈取印阿,侯伶俐伴侬前后。

举玉指,轻扶蝉鬓,生怕金钗溜。

还恐是,传神织手,自家描旧。

是剪出,春云态度,堆成裙带衫袖。

费绿窗功夫几许,打稿评量肥与瘦。

错彩盘金,雕文纂组,付他小婢街头售。

也只似,才人卖赋,流落风尘走。

伤心者,一分聪慧,一分僝僽。

形式: 词牌: 多丽

采桑子二首(其一)

年光得得匆匆去,二十黄州。

三十苏州,懒去重登太白楼。

青山黄阁传何事,半为闲愁。

半为忙愁,听雨江湖易白头。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二首(其二)

膝前长跪惭潘令,感上心来。

悲上心来,那得高堂笑口开。

停舟沽酒团乐饮,妇拨荆钗。

妹拔金钗,周泽今朝却是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浪淘沙二首(其一)

愁味比秋浓,雨滴疏桐。来书似有泪痕封。

梦里痴人争盼醒,醒也匆匆。

聚散已朦胧,目断宾鸿。酸酸楚楚付西风。

诸想不生诸病减,心莫玲珑。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