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游览金山行宫时所见之景,充满了皇家气派与自然美景的和谐交融。
首联“句吴于越省方还,解泽何稽载道颁”以“句吴”和“于越”泛指江南地区,点明了游览的地点。接着“解泽何稽载道颁”则描述了皇帝巡视后,解除封泽,颁布诏令的情景,体现了皇家的权威与恩泽。
颔联“重举明禋谒钟阜,便纡清跸驻金山”中,“重举明禋”意为再次举行祭祀大典,表现了对神灵的敬仰;“谒钟阜”则是前往钟山(即紫金山)祭拜,展现了对自然与历史的尊重。“便纡清跸驻金山”则说明了皇帝在游览后选择驻足金山,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景。
颈联“楼台入水红翻浪,杨柳当春绿掩关”描绘了金山行宫周边的景色。楼台倒映在水中,红光与波浪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而杨柳在春天的绿意中轻轻摇曳,掩映着门户,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逾月风光异来往,摩空塔影只閒閒”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景色的恒定。一个月的时光里,景色虽有变化,但金山行宫的塔影却始终静默地矗立,象征着永恒与不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游览时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