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三)泛湘江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翻译

滩头洗足,夜色随急流从脚背流淌。清晨,晾一头短发,感受清风丝丝的微凉。吴地的山峦,楚地的湖泽,一路行遍山色湖光,只是还未到达早已心神驰往的潇湘。买得一叶扁舟,罢官归来,又何妨。这是天意作美,如今让我如愿以偿,正值盛夏六月,一帆顺风浮泛沧浪。志趣高洁闲远,象秋蝉蜕壳于浊泥,在尘埃之外浮翔,又如庄周晓梦化蝶,翩然于水淡云闲之乡。
恍惚可见——裁绿荷为衣,缀秋兰为佩,一身清雅脱尘的衣装。啊,那是屈原手持一束沁人的琼芳。湘水女神嫣然一笑,飘旋舞的霓裳,拨弄琴瑟的纤指下流泻幽怨的一曲清商,唤起行吟泽畔的屈子一腔报国的忠愤,写入《九歌》眷眷不忘那拂袖挥洒的文字,一字一句与日月争光。呵,莫要让儿辈知晓一江湘水的遐想,这泛舟的乐趣悠渺不尽,正该我辈独享。

注释

濯足:洗脚。
晞发:晾干头发。
吴山楚泽:泛指南方的山水。
潇湘:湘水与潇水合流处称为潇湘,这里指湘江。
扁舟:小船。
付:给予,赐予。
沧浪:水名,这里指湘江。
蝉蜕尘埃外:蝉脱壳羽化飞上青天,这里表示词人超脱尘俗的胸怀。
蝶梦:梦中化为蝴蝶。
说明词人自己情致的悠闲。
制荷衣:用荷叶作衣服。
纫兰佩:把兰花穿结成佩带。
把琼芳:手握芳洁的花枝。
湘妃:湘水女神。
抚瑟:弹瑟。
清商:指悲凉的乐曲。
九歌:屈原作品《楚辞》中的篇目,这里以《九歌》代指屈原的作品。
拂拭:抹去尘垢,比喻识拔真才。
三闾文字:屈原曾任三闾大夫,这里指屈原骚赋。
未渠央:即未尽之意。
渠,同“遽”,急遽;央,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夜乘舟游弋于湘江之情景。开篇“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写出了夜晚脚濡湿的急促感受和头发被清凉的北风吹拂的场景,通过对比强烈的温差传达了夏日夜晚独特的气候体验。接着“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表明诗人已经游历了许多地方,但仍然渴望抵达美丽的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则展现出诗人购买一只平底船,准备在六月炎热的季节中顺流而下,体会自然赋予的自由。紧接着,“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通过蝉蜕与蝴蝶的对比,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尘埃,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制荷衣,纫兰佩, 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制作荷花衣裳,编织兰草作为饰物,手持香气浓郁的琼瑶,想象着古代美丽的湘妃起舞,一笑间便能奏出清脆悦耳的瑟声。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怀念。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 还与日争光”通过提及古代楚辞《九歌》的激情和对古人文字符号的清理,表达出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以及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日月争辉煌。

最后,“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则是诗人不愿意让这种美好的时光和心境被打扰,因为这种快乐是无穷无尽的,不需要任何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夏夜湘江泛舟时所体验到的美好心境和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八)桂林中秋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一)为时传之寿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

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

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

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为总得居士寿

隆中三顾客,圯上一编书。

英雄当日感会,馀事了寰区。

千载神交二子,一笑眇然兹世,却愿驾柴车。

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忽扁舟,凌骇浪,到三吴。

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不为莼鲈笠泽,便挂衣冠神武,此兴渺江湖。

举酒对明月,高曳九霞裾。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五)汪德邵无尽藏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

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