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二首(其二)

鹖冠饭雕胡,分与时人浅。

道存心自玄,岂必泉萝远。

绿水净鸣琴,空林对虚馆。

山中春桂枝,倏尔飞霜满。

寄语青云人,投簪事应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恭的《题画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鹖冠(古代隐士的冠饰)和雕胡(一种粗粮)的形象,描绘了一位清贫而志向高洁的隐士。"鹖冠饭雕胡,分与时人浅",表达了这位隐士与世俗之人不同,他的生活简朴,不求世俗的浮华。"道存心自玄,岂必泉萝远",进一步揭示了他内心的深邃和对道义的坚守,即使身处平凡,也不失高尚追求。

"绿水净鸣琴,空林对虚馆",通过环境的刻画,展现了隐士的宁静生活,流水声中弹奏着古琴,空寂的树林环绕着他的居所,显得超凡脱俗。然而,"山中春桂枝,倏尔飞霜满",暗示了时光流转,季节更迭,隐士也意识到岁月无情,青春不再。

最后两句"寄语青云人,投簪事应晚",是对那些仍在仕途上奔波的人们的告诫,意思是应该及早放下名利之心,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王恭诗歌的清新脱俗风格。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偶书醉樵扇头

幽谷夜来雨,遥岑积鲜云。

山光与潭影,清辉并在君。

佳期发琴兴,念尔鸾鹤群。

何为解萝薜,怅然坐离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形式: 古风

书香山九老图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

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

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

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

形式: 古风

赋易水送人使燕

燕山北起高峨峨,东流易水无停波。

北风萧萧筑声切,昔人于此送荆轲。

图中匕首非良计,堪叹燕丹无远器。

髑髅空死樊将军,日暮秦兵满燕市。

往事空馀易水寒,白翎飞下地椒乾。

经过此地对流水,知尔踟蹰马上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