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寓怀十二首》中的第九首。诗中以历史人物夸娥子为引子,展开了一段对历史兴衰、英雄命运的深沉思考。
夸娥子,一个勇猛之士,他的雄心壮志如同千军万马般威武。他脱下衣裳,展现出轻快的步伐,渴望追逐那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日神。然而,在接近太阳神居住的旸谷时,他因极度的口渴而无法继续前行。最终,夸娥子选择牺牲自己,跳入岩石缝隙中,他的骨肉散布在广阔的林地边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浇氏篡夺了夏室的权力,莽卓则取代了炎精的地位。这些英雄人物的计划虽周密,但终究敌不过天命的逆转。诗人借此发出感慨,告诫那些怀揣雄心壮志、企图割据一方的人,他们的努力或许徒劳无功,因为命运的力量往往超乎人力所能掌控。
整首诗通过夸娥子的故事,隐喻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然英勇,但在命运的洪流面前,往往难以改变历史的走向。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大势之间关系的深思。